上輩子劉欣幫了張宣很多忙,也在劉怡和米沛兩口子面前幫著米見和張宣說了很多好話,這讓張宣記憶尤深。

就在張宣暗暗打量一屋子熟人的時候,一眾人也在暗暗打量他。

雖然很早就以局外人的身份在報紙上看過許多關於張宣的報道。

但見到真人還是第一次,滿屋子男男女女此刻都充滿了好奇。

小姨、舅媽近距離打量一番,隨後默契地對視一眼,眼裡各自放光。

舅舅和小姨夫見張宣從容淡定,一看就不是凡夫俗子,在心裡點點頭。

而爺爺奶奶呢,兩人的眼睛一直在張宣和米見之間徘徊,郎才女貌站一起,非常般配。

至於年輕一輩的角度就又不一樣了。張宣嘛,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世界級大作家,身價幾十億的超級富翁,據說還提出了CBD商業理念,看報紙上說挺牛逼的。

在年輕一輩想象裡,張宣應該是那種氣場強大、不苟言笑之人。

可現實恰恰相反。

這位名人一臉笑意,非常隨和,坐著跟眾人聊天時,沒有一點架子。

這一下子拉近了眾人的距離,非常有好感。

“姐、喝茶。”劉欣本能地想喊姐夫,可一個字出口後就趕忙收了回去,這種場合她可不敢亂來。

“謝謝。”張宣雙手接過茶,很友好的喝一口。

隨即放下杯子說:“這地方的位置真好。”

一屋子男人,米沛跟他最熟悉,接話道:“這位置確實不錯,對面是北湖,離火車站也非常近,聽說隔壁還計劃修步行街。”

這步行街張宣知道,興隆步行街嘛,他記得那裡的梅菜乾扣肉餅挺好吃。

不過現在連規劃都沒完善,就更別說建設了,到開業起碼還要六七年去了。

談到步行街,在國企上班的米見舅舅似乎有很大興趣,問張宣:“去年我姐夫聽了你的,在長市買了房,是不是未來房產形勢大好?”

聞弦知雅意,張宣斟酌著說:“大好不敢說。但以現在國內經濟發展的形勢,要是在規劃中的步行街擁有一到兩個門面,不說大富大貴,這輩子也基本衣食無憂了。”

為了米見,他這次是真的說了實話。

而一屋子人都沒有質疑。

雖然張宣看著年輕,可人的名、樹的影,人家上百億規模的商業綜合體中心都敢弄,還得到了羊城、滬市和京城各大領導的親自招待,自然是有水準的。

聽到衣食無憂,舅舅、舅媽和小姨已經在心裡計較了,看來這步行街怎麼樣也要喝一杯羹才行。

中間奶奶和舅媽要去特意買菜,米見說:“奶奶、舅媽,不用那麼麻煩,隨便做點就好,他不忌口不挑食的。”

張宣趕忙附和:“對,不用那麼濃重,過年大魚大肉吃膩了,簡單點就好。”

“行,我和你奶奶就去外面隨便看看,你們家裡聊。”舅媽一臉熱情,隨後跟奶奶出了門。

說是隨便看看,可稍後提回來的都是大魚大肉。

張宣來的突然,家裡沒做準備,會點手藝的女人們都去了廚房幫忙。

小姨夫問張宣會麻將嗎?

張宣說會一點,但技術不太好,然後拉著米見在一邊教他。米見眼帶笑意地瞅了瞅他,也不揭破,在一邊挨著他坐好,當參謀。

張宣這麼一身份的人初次登門,打麻將是為了不無聊,主要還是聊天。

舅舅是國企一小頭目,經驗見識有限,只侷限在郴市這一畝三分地。

但架不住小姨夫是體制裡的人啊,口才賊溜,思想開朗,什麼都能扯,國內的名勝古蹟,國外的大事記,就沒有不會的。

而張宣看著年輕,可內裡是老男人的靈魂和見識,時不時透露一點資訊,都讓在場的人感覺新鮮。

米沛因為木雕職業的關係,平時是個細微嚴謹的人,可今天卻賣力在說話。

沒辦法,他知道自己女兒對張宣一見傾心,所以作為老父親不能給女兒丟了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