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杜雙伶應一聲就帶著三女走了。

上二樓,來到書房。

張宣直接開啟抽屜鎖,從裡面找出四本書,然後熟門熟路地翻到480頁,四本都翻到480頁,攤成一排。

按順序,阮秀琴首先看的是第一本書“新華字典”,只見480頁留有藍色鋼筆字:張宣你好,提前祝你新年快樂!聽說你生病了,情況好點了嗎?今年天氣這麼冷,你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第二本紅樓夢,480頁留字:高考必勝,加油!

接下來是第三本...第四本...

細細讀完四本書的留言,阮秀琴沉默了,事實擺在眼前,不信也得信!

這是4000塊錢啊!

在92、93年,對老張家來說,是一筆鉅款;對阮秀琴來說,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錢。

這筆錢在農村能娶兩個媳婦。

就這麼寄過來了,這姑娘得有多喜歡滿崽?

低頭再次細細品味一番四本書的留言,阮秀琴心裡暖暖的,感受到了一份厚愛,一個姑娘為愛奮勇直前的形象躍然紙上,很是觸動。

留言的字跡娟秀漂亮,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女生之手。

好半晌,阮秀琴才回過神來問:“是你高中同學?”

張宣回答:“不是同班同學,高一的時候和陽永健在一個班。”

阮秀琴問:“還讀書嗎?如今在哪讀書?”

張宣回答:“在BJ大學。”

阮秀琴驚訝問:“同米見這閨女一個學校?”

張宣說是。

BJ大學,又是一個極其優秀的女孩,阮秀琴心情複雜,良久問:“這姑娘叫什麼?”

張宣回答:“希捷,希望的希,便捷的捷。”

阮秀琴問:“她家裡是做什麼的?”

張宣回答:“她爸好像是邵市電視臺的副臺長,她媽媽好像是在報社工作,乾的編輯。”

阮秀琴離開城市這麼多年,對這情況似懂非懂,問:“這種家庭是不是很有錢?”

張宣琢磨著開口:“正常情況下,過日子的錢肯定是不缺的,但很有錢不至於。”

阮秀琴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希、希捷是怎麼攢下4000元的?”

張宣說:“她從小到大積攢在儲蓄罐裡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在這了,平時省吃節儉,上下學都是擠的公交,大學做兼職...”

他把希捷的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阮秀琴問:“就是為了省錢給你。”

張宣嗯一聲:“差不多。”

阮秀琴再次陷入了沉默。

此刻書房寂靜無聲,窗外有季風吹在田野裡,形成了一股股稻浪。

阮秀琴伸手摩挲著書本,回長回長後,低聲問:“有這姑娘的照片嗎?”

張宣搖頭。

阮秀琴又問:“你跟媽說說她長什麼樣?是不是很面善?”

張宣實誠道:“長相雖然比不上米見和雙伶,卻也當得起漂亮二字,笑起來有小小的酒窩,很甜,眼睛很有靈氣,說話跟您一樣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