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時候姐帶你好好逛逛。”

“嗯。”

兩人都有心事,都心情沉重,但都努力把話說的輕鬆些。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潛伏”能不能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已經不再是涉及張宣個人的臉面了。

還密切關乎到陶歌和洪總編的職業前途、人民文學的社內地位和業內名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洪總編和陶歌、甚至人民文學希望“潛伏”獲獎的心情都不亞於張宣。

可能他們比張宣更加迫切,更加焦慮。

畢竟張宣是兩世人,要是真的落敗了,他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自我調節過來。

因為張宣自己知道自己,他有退路,有“發條女孩”等待開花結果。

還有腦子裡那麼多的文學作品兜底。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年輕,還有的是機會。

略過這個沉重的話題,陶歌談起了“發條女孩”的事。

陶歌說:“科幻的出版社,我已經幫你聯絡了三家,就等作品翻譯完畢後開始送審。”

想到謝琪曾經的慎重囑咐,張宣關心問:“你是直接找的出版社,還是透過中介或書商找的?”

陶歌告訴他:“這三家都是姐透過人脈直接聯絡的出版社。

你放心吧,我在這個領域幹了這麼多年,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但姐既然答應了你的事,就不會讓你的版權和利益受到任何侵害,我們會按照法律認可的形式走。”

張宣真心實意道:“謝謝姐。”

“叫我什麼?”

“我說謝謝。”

“咦!…,真沒意思。”

“呵,你就知足吧啊!”

張宣問:““發條女孩”的英文版什麼時候能出來?”

陶歌解惑:“我昨天問過了,大概還要十來天的樣子。”

張宣囑咐:“翻譯完後,先讓我過過目。”

陶歌問:“你不放心?”

張宣回答:“不是不放心。而是科幻不同於其它類圖書,它涉及的專業名詞有點多,有點繁雜。

我怕翻譯者對科幻領域涉獵不廣,往往容易造成漏洞,詞不達意。”

見他說的有條有理,陶歌答應了,說:“成,本來我還想早點送審的,那等你來京城檢查一遍再說。”

“好。”

應允一聲,張宣又問:“翻譯和去英國出版大概要花費多少費用?”

陶歌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也沒客氣:“這個費用姐先幫你墊著,“發條女孩”出成績了,到時候再還我。”

“嗯,可以。”

後面兩人就著出版事宜詳細聊了十多分鐘,才掛完電話。

把聽筒放回原位,張宣想了想,又拿了起來,撥號打給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