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樓走到四樓,廖芸心裡突然明白了。

明白為什麼滬市和京城這樣的大地方都要搶著張宣去投資建設了?

她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西方的那些購物天堂人多歸人多,繁華歸繁華。但相比這座銀泰商城,顯得有點老舊。

這種老舊不是簡單的建築老舊,而是風格和理念上的老舊。

來到七樓,張宣問廖芸,“阿姨,到午餐時間了,要不就到這將就一餐?”

廖芸沒推辭,指著一家日本料理店說:“很多年沒吃日料了,進去看看。”

陶歌沒意見,張宣自然沒意見。

一行三人直接走了進去。

老闆認識張宣,很給面,親自招待。

廖芸說很久沒吃了,是客套,人家對日料的熟悉程度甩張宣和陶歌幾條街,都不用老闆介紹,開口就是一個套餐。

廖芸和陶歌對生魚片感興趣。

張宣吃不慣這個,只能吃烤魚,上面弄點芥末,或擠一些檸檬水,乾巴巴吃著。

廖芸問:“這商城你是打算全國連鎖嗎?”

張宣說:“這專案吃資金,週期長,我目前只打算佈局幾個大城市,其他城市還要看情況。

而且....”

廖芸抬頭看他:“而且什麼?”

張宣說:“論掙錢,還有比商城更好的行業,我不想把所有資產都花在這上。”

這是他的實話。

先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落腳,證明他此生來過。

至於其他城市,那就真的要看他心情了。

因為他的商城定位是最高階品牌,很多城市在短時間根本沒那消費能力。

而新世紀是網際網路的世界,自己只要爭取投資一家,嗯哼,幾輩子也用不完。

再驕傲地說一說,就算現在不做事了,以哈利波特和發條女孩的吸金能力,這輩子只要不沾賭,怎麼也敗不完。

廖芸和陶歌都很想知道他更看重哪個行業,但這涉及到商業秘密,在這種場合,兩人都沒問。

不過陶歌在稍後吃食中,慢慢緩了過來。

她記得第一次採訪張宣時,這男人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中間就包括美國資訊高速公路的談話。

難道是跟這有關?

陶歌忍不住想。

吃完飯,陶歌接到一個電話,隨即對張宣說:“陳燕和車已經到了長市。”

張宣看一眼廖芸,道:“我們明天回邵市,你讓她去邵市等。”

聞言,陶歌對著手機又說了幾句才掛掉。

張宣問她:“我打算回一趟中大,你要不要去看看?”

說著,老男人對她使了一個眼色。

他不想跟廖芸獨處,那樣會有點尷尬。

陶歌會意,走到一邊跟陶顯打電話道,“爸,今晚我不回來了,跟張宣去一趟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