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走在前頭:“所以我希望明天的資料依舊,再不濟也要保持。”

張宣給她打預防針:“這種資料是長久宣傳、厚積薄發的結果。

明天不一定有了,要有個心理準備。”

陶歌表示:“我知道,但只要後面的落差不是太大,我都能接受。”

說著,陶歌轉身戲謔道:“要是這個月賣出500萬冊,姐真跟你睡一覺。”

張宣如今已經差不多把她摸透了,喜歡玩、口是心非說的就是她。

當即道:“成啊,睡就睡,我又不虧。”

陶歌探頭問:“你技術怎麼樣?”

張宣煞有介事地說:“我估計你堅持不了5分鐘。”

陶歌視線在他身上掃描一番,落在某處:“這麼厲害?姐一點也不信?”

張宣說:“莉莉絲開始也不信。”

陶歌忍了忍,瞬間笑歪了。

把信和兩張碟片以包裹的形勢寄出去。

張宣準備給文慧家裡打個電話。

可號碼才調出來,老男人又停住了。自己答應過米見的,第一個電話要打給她,不能食言。

心裡這般想著,對陶歌說:“跟我去書店買幾本書。”

陶歌問:“什麼書?”

張宣回:“發條女孩?”

陶歌若有所思:“寄往國內?”

張宣回答:“對。”

陶歌說:“那犯不著去買,我明天要南希送一些樣本過來。”

張宣拒絕:“還是去買吧,代表我的心意。”

陶歌吐一個詞:“矯情。”

就近找到一家書店,望著人滿為患的店內,有了GoodMan餐廳經驗的老男人沒敢靠近。

張宣說:“我在這路口等你。”

“買多少?”陶歌問。

張宣回:“四本。”

“嗯。”陶歌過馬路走進了書店。

20分鐘後,陶歌出來了。

一見面就開心地抱怨:“裡面人太多了些,都是衝著發條女孩去的,買書還得排隊。”

張宣再次瞧一瞧店內,高興地說:“不來書店看,心裡沒底,看完後,我有些期待明天的資料了。”

陶歌點頭,笑道:“姐也是,心裡沒那麼緊張了,這趟來得值。”

就在兩人有說有笑、轉身打算離去的時候,突然被人堵住了。

確切地說是被兩個記者堵住了。

一個女記者,一個攝影師,兩人正在街頭採訪。

見陶歌手裡拿著四本“發條女孩”,女記者立馬攔住兩人問:“你們是留學生嗎?”

看到是記者,陶歌立即主動攬過話茬。

張宣則下意識往後退一步,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