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廖芸沒做評價,豎起耳朵專心聽女兒打電話。

聽到莉莉絲的反應,張宣不由跟著笑了。

莉莉絲迫不及待地確認一次:“張宣,你真的要來英國?”

“嗯,目前是有這個想法。”

說著,張宣把想來英國創作取材的事情跟莉莉絲說了一遍。

莉莉絲聽得很是震驚,看一眼親媽和表姐,就壓低聲音問:

“又要寫新書了?你不是在寫“潛伏”嗎,寫完了?”

張宣不滿了:“不是口口聲聲喊喜歡我麼,你沒關注我的訊息?”

莉莉絲把聽筒從左手換到右手,小聲解釋:

“我媽媽過來了,整個暑假我們都在西歐旅遊,直到昨天才歇息下來。

而且我每次都要別個從國內郵寄報紙過來,不是很方便,訊息總是不及時嘛。”

也是,如今還不是網際網路時代。手機也沒普及,外界資訊來源主要靠報紙和電視,像莉莉絲這種身處英國的人,國內的訊息往往是滯後的。

而且距離自己完稿“潛伏”,距離“潛伏”上市也才過去十多天,還是能理解。

見張宣沒做聲,莉莉絲猶豫幾秒,進一步補充道:“不要生氣嘛。

我這樣做也是有自己想法的。我媽媽一直不太看好你,所以我一直瞞著她關於你的事情,想等你取得更大成就時,到時候嚇嚇她,讓她大吃一驚。

所以這兩個月媽媽在身邊時,我沒有刻意去打電話問國內的事情。”

這樣麼...

張宣聽完也沒生氣。

因為犯不著生氣。只要換位思考,站在廖芸的立場思考,許多東西就看得很透徹。

雖然有些話聽著確實不那麼舒服,但真的能理解。

張宣想了想就如實說:““潛伏”寫完了,已經在國內出實體書了。”

莉莉絲急急問:“成績怎麼樣?”

張宣慢悠悠地批評她:“真沒見識啊,你是第一天認識我嗎,報紙上怎麼誇我來著?”

莉莉絲立馬笑了:“知道,天才作家。”

張宣翻個白眼,“既然是天才作家了,那你還問成績?”

莉莉絲聽得心裡鬆了一口氣。

她是最希望張宣大獲成功的,那樣好證明自己的眼光,但臨了臨了,還是忍不住問:“成績比“風聲”呢?”

張宣說:“還好。”

“還好是多好?”

“就是比風聲好很多,目前在國內已經出版10萬冊了。”

“這麼多,真的?”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