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說:“不是邵市市中心的, 聽說是下面回縣的。”

“回縣哪的?”

“回縣前鎮的。”

米沛停下手裡的動作:“前鎮?杜雙伶、陽永健所在的那個鎮?”

劉怡點頭:“就是這個前鎮,張宣也在這個鎮。”

話到這,劉怡沉思許久, 爾後抬頭對丈夫說:“你發現沒,整個暑假, 見寶每天都在做一件事,看報紙看新聞,看關於“三月”的新聞。”

米沛秒懂:“你是說女兒可能知道這個“三月”是誰?”

劉怡回答:“我就是這麼想的。”

說著, 劉怡用右手食指點著報紙上的“三月”字眼說:

“根據裴屠夫講, 回縣傳聞三月有可能是個20歲左右的天才作家。”

米沛聽得怔了怔,拿過報紙閱讀一遍新聞, 臨了問:“你不會懷疑張宣是這個三月吧?”

劉怡看著丈夫, “我剛才有過這樣的想法。”

米沛在腦子裡回憶一番張宣的模樣,“這麼年輕, 你覺得可能嗎?”

劉怡搖頭:“我不信。”

米沛也說:“雖然我還沒看過這作家的書。

但根據報紙上這神乎其神的報道, 都開始衝擊中國最高文學殿堂的茅盾文學獎了, 怎麼可能是一個20歲左右的人寫出來的呢?”

劉怡認可這說法,隨後自我打趣道:“不瞞你說, 剛開始聽裴屠夫說這書有可能是一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寫出來的時,我腦子裡第一反應竟然是張宣。”

米沛笑了,放下報紙,低頭繼續工作。

只是幾分鐘後,他轉頭對還在沙發上看新聞報紙的劉怡吩咐:

“邵市出了個這樣的厲害人物,我也好奇的緊,你去書店買兩本書回來,晚上有時間我看看。”

“誒。”劉怡起身。

說實話,她心裡也癢癢的,就算丈夫不說,她也打算出趟門。

新華書店。

劉怡許久未來這裡,發現新華書店同往昔不一樣,竟然擠滿了人。

門口張貼有手寫的紅紙宣傳單,上面寫的是書店季度十佳暢銷書籍。

劉怡一眼看過去,第一赫然就是報紙上經常提及的“潛伏”。

第二是“風聲”。

第三是“白鹿原”...

饒有興致地從榜一看到榜十,劉怡隨後去書架上挑書。

她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風聲”,拿一本掂了掂,隨即翻看了起來。

只是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