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介紹:“經過層層評審,目前有20部作品進入了最後的角逐階段。其中就包括你的新書“潛伏”。”

張宣眼皮跳跳:“最後入圍的作品這麼多?”

“嗯。”

陶歌應一聲,看一眼外面就悄悄地講:“姐跟你說,其它19部作品都是入圍很久了的。

只有你的新書是乘坐末班車最後進去的。

本來最後一個名額不是你留給的,是給陳老先生的“白鹿原”。

但是由於受前段時間“廢都”的影響,“白鹿原”被嚴重波及到了,有人非常不喜歡”白鹿原”,私下裡批評其:如此頹廢,毫無意義,寫得什麼。

所以,後面的你也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張宣明悟:“這是暗指“白鹿原”中田小娥這個人物描寫的過於頹廢了麼?”

陶歌說:“不僅是頹廢,在兩“性”這方面,“白鹿原”也是被批判最尖銳的地方。

正因如此,受到巨大壓力的人民文學要求陳老先生對“白鹿原”進行必要情節的刪減。

只是“白鹿原”還沒修改完, 你的新書就突然闖進來攪局, 這打了鄒社長和陳老先生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聞言, 張宣也是慶幸不已。

明白要不是“廢都”引爆輿論,引起上面下面的不滿,這一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就還真就沒自己什麼事了。

張宣誠摯地說:“姐, 謝謝你們。要是沒有你和洪總編,估計我現在還躲著吃土呢。”

陶歌揶揄:“得了吧, 你都是千萬富翁了, 全國有名的千萬富翁, 還吃土呢?”

話到這,陶歌想到什麼, 逐漸收斂笑容道:“不過你也別高興的太早,我剛得到訊息。

前幾天評委會主任巴銀老先生重申了他自己對茅獎評獎的一貫主張:即寧缺毋濫、不照顧、不湊合。

而現在評委會的困難癥結卻在於你的“潛伏。”

突如其來的不利訊息,張宣直接懵逼了:“我的“潛伏”?”

“是, 你的“潛伏”。”

陶歌幫他解惑:“你應該也看到了報紙上很多名人對你新書的批評吧。

他們指出“潛伏”有悖於傳統文化, 這是對經典的不敬。”

張宣立馬會意:“你是說評委會就有人持這種觀點, 對不對?”

陶歌點頭:“對, 而且還不止一個兩個,而是有好幾個。

他們強烈反對“潛伏”入圍“茅盾文學獎”的最後評選。

現在評委會大致分成了兩派。

喜歡你書的評委把“潛伏”奉為圭臬, 大喜過望,如獲至寶,評價極高。

而不喜歡你書的, 對“潛伏”那是相當嫌棄,甚至可以嗤之以鼻來形容

如今兩派人馬鬧得不可開交, 在評選會上經常討論著討論著就針鋒相對,互相較勁。”

張宣鬱悶了, “反對我的都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