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波頷首,微笑著繼續喝茶。

張宣給兩人的空杯子添滿茶,問他們:“新書怎麼安排?”

說到正事,洪振波放下茶杯說:“這事先不急,過了8月1日再定。”

張宣幾乎是秒懂。

洪總編口裡的“再定”包含了兩種意思,兩種截然相反的意思:

一種是:要是新書“潛伏”在8月1日透過了人民文學內部的茅盾文學獎送選決議,那一切都非常好說。

什麼暫停其它作品連載、優先全刊連載“潛伏”啊…

什麼全渠道宣傳啊…

什麼實體書出版啊。

都會爭分奪秒、井然有序、緊鑼密鼓地動起來。

另一種結果是:送選失敗,洪總編和陶歌收拾東西走人。

新書的命運由繼任者者決定。

或者張宣改換門庭,不再到人民文學發表。

真他孃的,人太聰明就是不行。一下子領悟到洪振波核心的張宣,原本像風箏一樣完全放飛的心情驟然又緊繃了,又繃緊了。

看到張宣臉上的笑容一下沒了,陶歌在一邊忍不住開懷大笑。

末了安慰說:“你不懂洪總編,姐可懂,你就放寬心吧,在家吃好喝好,等好訊息就行。”

張宣盯著她看了一陣,見她不似說假,心裡沒來由的再次輕鬆起來。

說實話,他不怕新書的質量不行,就怕洪總編沒鬥過人家。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面對慼慼相關的利益,不到最後誰也不能保證結局。

晚餐是在校外吃的,陶顯請客。

酒過三巡,陶顯對洪振波說,“上一次我跟三月見面,他用“志存高遠、事在人為和為者常成”來勉勵自己不懈怠,我很有感觸,這幾個月來,我是真切地體會到了這12字的不容易。

你呢,你覺得怎麼樣?”

洪振波沉吟些許,點點頭:“甚妙。”

陶顯舉杯,“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來,我們四個一起喝一杯。”

銀角大王發話,三人識相的很,趕忙碰杯,一口乾。

不知道是得了陶顯的勸慰,還是對新書“潛伏”有十足的把握,洪振波這頓飯胃口大開,一連吃了四大碗。

有樣學樣,錯愕的張宣跟陶歌也是大吃特吃。

氣氛好,這頓飯大家吃的熱鬧。

結完賬,走出粵菜館的時候,陶顯走過來小聲對張宣說:“都說中大校園很美,三月,陪我走走。”

有些話一聽就懂,張宣立馬樂呵呵附和道:“難得來一次中大,陶叔確實應該逛逛,這裡的景色別有一番風味。”

兩人並排走,一邊聊天一邊看風景,慢慢地逛了一圈。

臨了,陶顯目光柔和而含蓄地誇讚道:“中大的景色很不錯,在國內大學可以排前三。

很不錯,中大的景色當然很不錯。

你陶顯都這麼大一人了,位高權重的,竟然那麼不客氣地就要走了一份手稿。

雖然不是初稿,也不是最後的定稿,但中間的版本也值價啊。

要知道這可是大作家三月寫的,張宣心裡默默吐槽。

ps:求訂閱!求月票!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