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歌問:“你考試完了嗎?”

張宣回答道:“昨天考試完的。”

陶歌問:“你們暑假是呆在羊城,還是要回家?”

張宣想了想說:“雙伶和同學去遊西湖了,我先到這邊把最後一稿寫完。。

八月初會回去幾天,去趟南嶽衡山。然後還是要過來,這邊還有一攤子事在等著呢。”

兩人互相問候幾句,說起了正事。

陶歌說:“昨天晚上,人民文學再一次召開了就“白鹿原”送選矛盾文學獎的研討會。”

張宣心一緊,慌忙問:“結果如何?”

陶歌壓低聲音說:“一開始,白鹿原的支持者佔據上風。

尤其是人民文學內部的大佬鄒平、何啟智、以及邢曉斌先後發言表示力挺時,情況一度陷入了危局。

對你極其不利。

不過洪總編據理力爭,他羅列了“白鹿原”兩大致命缺陷,才使得場面緩和下來,沒有立即透過送選決議。

鑑於“風聲”取得地輝煌成績,會議最後的結果是:人民文學願意等你一個月,願意為你的“潛伏”再等一個月。”

張宣沉默了,洪總編對自己的恩情深似海,自己何德何能,讓他感覺無以為報。

甚是感動。

要是沒猜錯:前生因為沒有自己攪局,“白鹿原”在頂著巨大輿論的壓力下,必定是透過了人民文學這次內部決議的。

老陳對不住了。

反正上輩子,這次的機會你也沒抓住,還不如留給我。

你等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吧,你的宿命在下一屆,你的榮耀在下一屆。

張宣問:“洪總編在會上說的兩大致命缺陷是什麼?”

陶歌悄悄說:“洪總編在會上指出:

第一,“白鹿原”裡聖人朱先生關於“鏊子”的言論,涉及到歷史敘述的重大問題,不利於衝擊最高獎項。

第二就是眾所周知的兩性問題,田小娥的大尺度描寫在今年是不符時代要求的。”

張宣幾乎秒懂,隱晦地問:“第二條,是不是指有領導不喜歡?”

“姐聽說是這樣。”

陶歌說:“洪總編指出的第一條已經是大忌。第二條就是忌諱中的忌諱。

所以當洪總編丟擲這兩條致命缺陷出來時,研討會現場瞬間鴉雀無聲,那些力挺“白鹿原”的大佬也陷入了沉思。”

話到這,陶歌頓了頓,繼續講:

“下次關於茅盾文學獎的送選研討會定於8月1日。也就是說,你必須在這之前定稿,不然洪總編爭取的時機就...

你懂姐的意思吧?”

張宣拍拍胸口,當即鄭重地表示:“你放心,這個月我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完成最後定稿。”

陶歌慎重囑咐:“時間雖然緊迫,但不要急於趕工,還是得以質量為前提。

不然打得不僅是洪總編和我的臉,還容易敗壞你好不容易積累的名聲,對你以後的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