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地陪伴洪振波沉默四天,換回了三句肯定。

這是巨大收穫!

陶歌開心笑了,由衷地為張宣這個弟弟感到高興。

她知道,以洪總編的穩重性格,要不是喜極了這書,是斷然不會說這話的,是斷然不會表態的。

對,這就是一種表態!

是一種不虛此行的喜悅感。

更像是一種無形的承諾。

表明洪振波看好“潛伏”的市場,看好“潛伏”的文學價值,看好“潛伏”比“白鹿原”更容易衝擊文學獎。

聽到洪振波的三連感嘆,張宣那顆小心臟呀!忍不住砰砰地亂跳!差點喜極而泣!

真他孃的差點喜極而泣啊!

文壇這條路不好走,但有洪振波這句話,自己等於邁出了新的一步。

如果李老力排眾議,讓人民文學發表“風聲”是自己的第一步。。

那洪振波力挺“潛伏”,將是自己的第二步。

不管後面有沒有走順,但這是一個好訊息。

張宣此刻感覺腳灌了鉛,嘴灌了鉛,激動地走不動路,說不出話。

奶奶個熊的!兩輩子都很少有這麼興奮過。

哪怕就是自己賣白蘭地原液身家破了千萬時,也只是輕飄飄地感嘆一句“哦!原來我有這麼多錢了”,從來沒有這種成就感!

洪振波起身,視線在高興不已的兩人身上掃過,末了對張宣語重心長地囑咐:

“15萬字,距離八月份還有幾個月,不要急,一定要耐得住煎熬,耐得住考驗,把收尾寫好,這會是一部傳世作品。”

“誒!…”

幹言萬語,有許多想說叨的,但張宣此刻感到肩膀沉甸甸地,臨了只是重重的“誒”了一聲。

中飯還是同第一餐一樣,九個硬菜。

這次洪振波放下架子,和氣地同杜雙伶、文慧、以及鄒青竹三個姑娘說了許多話,感謝她們這幾天的熱情款待。

吃完飯,陶歌一行人準備辭行。

張宣厚臉皮拿著陶歌給的茶葉送禮。

洪振波喜茶懂茶,看到茶葉包裝就知道這是千金難求一兩的極品。

立即啊,馬上啊,那厚薄適中的嘴唇頓時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愛不釋手。

受人所託,洪振波心裡有杆稱, 所以也沒有假意推諉, 在一漂漂眼睛注視下, 大大方方接受了。

中大南門,還是姜柏開車,還是那輛麵包車。

洪振波寒暄一番, 最後臨上車時對張宣說:

“三月,十月京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