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宣放下電話在發呆,京城的陶歌放下電話後也在發呆。

不,準確來說,陶歌是在靜思。

時間嘀嗒嘀嗒走著,慢慢地一盞茶功夫就過去了。

陶歌拿起書桌上的“風聲”細細翻了二十多頁,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邵市鄉下農村發生的那一幕幕,想起在採訪時張宣侃侃而談的樣子。

踟躕幾秒後,陶歌放下手裡的書本,起身整理一番儀容,走出辦公室。

“咚咚咚…”

陶歌穿過走廊,來到掛有“總主編”銘牌的辦公室門口,開始禮貌地敲門。

“進來。”幾次聲響過後,裡面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

開門,關門。

見到是陶歌款款而來,書桌後的洪振波一改嚴肅狀態,瞬間擠出笑意問:

“這個時候了,你怎麼還沒下班吃中飯?”

陶歌熟練地給洪振波倒一杯熱茶,隨後端莊地坐在辦公桌對面。

笑著回答:“叔叔現在忙不忙。”

聽到喊“叔叔”,而不是平時公事公辦的“總編”,洪振波立馬知道陶歌找他有私事。

喝口茶,就和氣地問:“剛空閒下來,說說看,找叔叔有什麼事?”

兩人很熟,所以都沒太過客套,陶歌當即直來直去地講:“我剛才跟三月通了電話。”

洪振波對此沒有意外,沒做聲,眼睛看著她,等待下文。

陶歌繼續講:“三月讓我代他感謝叔叔在報紙上的溢美之詞。”

洪振波笑著頷首,不可置否。

陶歌簡單地把之前的電話內容敘述一遍,道:“我把人民文學打算送選“白鹿原”參加茅盾文學獎的事情跟三月說了。”

聞言,洪振波小幅度動了動身子,他知道陶歌說了這麼多,現在的才是重點。

不急不慢又喝口茶,洪振波好奇問:“三月有什麼反應?”

兩人對視半晌,爾後陶歌忽地露出一個神秘笑容:

“叔叔,您自詡博學多才,要不猜猜看。”

洪振波聽笑了,手指隔著書桌指指點點她,想了想感嘆道:“這三月野心不小啊。”

陶歌笑而不語。

洪振波問:“聽到這個訊息,他很緊張吧?”

陶歌點頭又搖頭:“緊張是自然的,但比我想象中沉得住氣。”

洪振波來了興致:“他怎麼說?”

陶歌回答:“三月沒有就“白鹿原”和茅盾文學獎的事情發表任何只言片語。

但卻告訴我,他目前在傾注心血寫一部,已經24萬字了。”

見洪振波怔神,她又補充一句:“三月說,這部在暑假完本,大概8月份完本。”

敏感的8月份,人精似地洪振波一聽就懂,收起表情道:“他很自信呀。”

陶歌面帶笑意地幫腔:“我們都在報紙上稱呼人家為天才作家,天才作家自然要有傲骨。”

洪振波意外地看她一眼,半真半假問:“你似乎很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