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質松輕、有較好的彈性,吸墨效能好,這就保證了油墨能較好地固著在紙面上。

紙張經過壓光後兩面平滑,不起毛,從而使兩面印跡比較清晰而飽滿;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不透明效能好;適合於高速輪轉機印刷

由於機械木漿纖維內含有較多的木質素,在光的作用下紙張易泛黃變脆,故不宜印刷需長久儲存的書刊…”

從海關出來,張宣跟著去了一趟新民晚報。

是個中年女人帶著秘書接待的兩人。

中年女人姓曹,李梅叫她老曹。

曹女士見面就和李梅擁抱在一起,看兩人的笑容,應該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

鬆開時,李梅主動介紹張宣:“你不是一直好奇我回國後在為誰打工嗎,這就是我老闆。”

見對方有點驚訝,李梅又插一句:“人民文學的“風聲”你應該不陌生吧,我老闆寫的。”

曹女人更驚訝了,只是前後驚訝的兩種表情完全不一樣。

張宣主動伸手,笑說:“你好,張宣。”

“你好,曹茉。”

作為新民晚報的大主編,風頭正盛的“風聲”那是必看的,而她對其作者“三月”更是充滿了好奇,根據傳聞,現在有很多記者在找“三月”的真身。

沒想到這麼年輕,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見面了,曹茉自然不敢怠慢。

兩個手指尖尖交疊在一起,握了握。

這時李梅又說話了,打趣道:“老曹,我老闆身份夠不夠喝你的武夷烏龍茶?”

“夠,請。”曹茉笑著看眼李梅,伸手鄭重地請張宣進會客室喝茶。

會客室很簡便,但不簡單。

張宣盯著古聲古色的桌椅看了一陣,心都揪了下。

他孃的,桌椅竟然是全紅木打造的。

曹茉似乎是特別愛好茶藝,武夷烏龍茶一系列規範禮儀下來,張宣人都快等暈了。

許久後,曹茉端了一杯放張宣跟前,語氣隨之輕鬆詼諧地說:“尊貴的客人,請飲茶。”

“謝謝。”

張宣不敢怠慢,把老男人最深切的內涵拿了出來。

品了品:味道還不錯,入口細膩,有水蜜桃和蘭花的香氣,味道清爽。

像模像樣砸吧幾秒,張宣笑著頷首:“好茶。”

見張宣一副有文化底蘊的樣子,曹茉也不知道他是真品出來了,還是跟自己客套。

但觀其氣質和手筆下的“風聲”,曹茉認為張宣不似作假,笑容不由咧開了幾分。

喝茶聊天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為了應付這硬茬子,張宣把前生的文化積累都拿出來了,三人天文地理、人文風貌好一通扯。

奶奶個熊,跟一肚子墨水的女人扯淡,累死個人。

結賬要離開時,逮著機會,李梅悄悄問:“我這老闆怎麼樣?”

曹茉點頭:“名副其實,是個天才。”

李梅開心笑笑,拿著匯款單走了。

外面,張宣問:“到手了?”

李梅把匯款單遞給張宣:“每頓利潤30元,4個月20萬噸,到手600萬。”

接著不等張宣回話,李梅就用商量的口氣說:“根據雙方以往的默契,我打算拿出20萬元上下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