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別的法寶至少有使用門檻或煉製門檻,而聽鴻清真君所說,這華光寶銃似乎能以最廉價的方式大量煉製?」顏回問道。

方鑑點頭道:「是的,如果能不斷得到煉製此寶的主材料,便能以最廉價的方式大量、無限地煉製。」

眾神仙聞言不禁臉色大變,這時掌星殿尚書周葶靈問道:「鴻清真君,那這樣一來,豈不是此寶會極其廉價,到時候人手都能有一件?」

方鑑沉凝了片刻,說道:「對,但我們可以下令,禁止寶物外流,只由天庭掌控。」

一聽到這話,來參與小朝會的道門大德們頓時也站了出來,他們以往是從不參與天庭事務的,但這一次由不得他們不說話了。

「鴻清真君,顏回真人說得對,此寶有傷天和,我看還是封禁為好。」道門太乙金仙餘元開口說道。

餘元一開口,赤***真君、懼留孫真君、道行真君、清虛道德真君、南極仙翁、魏華存、陳摶老祖、中黃老仙、素清仙姑、素華仙姑、聞仲等道門一眾太乙金仙全部開口應和。

隨後道門眾金仙大德也紛紛開言,支援顏回應當封禁華光寶銃的言論。

但此時天樞都省大主使武德星君卻站了出來說道:「諸位道友此言差矣,華光寶銃既有如此神效,又極為廉價,理當用於天庭安定三界的大業之中,再說既然寶物已然出世,那就是天意,天意不可違。」

武德星君剛說完,懼留孫真君便反駁道:「外道真魔入世也是天道定數,也是天意,難道這樣我們就能任其魔道發展而不管了嗎?」

懼留孫真君說完,又一位天庭的神仙發話了,而這位的身份還不低,正是三官大帝之一的水官大帝。

只聽水官大帝說道:「懼留孫真君言之有理,這華光寶銃與那外道真魔皆為造禍之物,一旦使其入世,便難以料其後果,恐將生靈塗炭,眾生不安。」

水官大帝說完,天官大帝與地官大帝也紛紛表示贊同,並言道:「應當封禁華光寶銃,不能使之入世。」

三官大帝話音剛落,緊接著便是神霄九帝之一的文昌帝君,只聽文昌帝君說道:「華光寶銃與傳統法寶相比,便是漁網與魚鉤的關係。魚鉤釣魚便是傳統的法寶,是稟上天有好生之德,給游魚一個決定自己命運的選擇。而漁網網魚便是華光寶銃這類法寶,它使魚兒無法自由選擇,無論好魚壞魚,大魚小魚,皆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一網打盡。如此一來,天心人心皆墮落矣。」

隨著文昌帝君發話,整個華光寶銃的話題討論已經不侷限於眾神仙之中,而是上升到了神霄九帝這個級別。

而且文昌帝君發言之後,南華帝君、沖虛大帝、通玄大帝、洞靈大帝四位帝君紛紛開言,認為華光寶銃這件法寶有傷天和,一旦現世不知道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所以建議封禁。

但真武大帝和神武大帝「帝俊」則認為華光寶銃只不過是一件法寶而已,「華光寶銃殺人,難道別的法寶就不殺人了嗎?有傷天和的並非是法寶,而是掌握法寶的人。」

所以真武大帝與神武大帝表示支援華光寶銃,認為應當大量煉製,為天庭安定三界眾生增加一份力量。

而在神武大帝和真武大帝表態後,以幾位輔天真君、擎天元帥為首的天庭武官都支援華光寶銃。

以南華、沖虛、洞靈、通玄、文昌五位帝君為首的一眾天庭文官、及一眾道門大德都反對華光寶銃。

而現在整個凌霄寶殿內地位最為尊崇的東極青華大帝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

天尊則沒有表態,周天星君也同樣沒有表態,好像這件事和他們根本沒關係。

隨後文、武兩方都以華光寶銃分成了兩派,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支援的認為華光寶銃應當「大用」,而反對華光寶銃的則認為應當「大禁」。

這一場爭論持續了足足十五天,這是天庭有史以來開小朝會開的時間最長的一次。

但儘管如此,兩邊仍然沒有爭出一個結果,倒是距離下一次的小朝會也還剩十五天了。

最後由東極青華大帝暫時終結了兩邊的爭論,讓所有人先回去將自己仙官的本職事務安排好,十五天後的下一次小朝會再繼續討論。

眾神仙們只能按下內心那洶湧澎湃的「辯意」,暫時拜辭退出了凌霄寶殿。

然而退出凌霄寶殿並不是討論的結束,因為有一件事讓方鑑始料不及,那就是華光寶銃的訊息走漏了。

這一下討論瞬間波及到了整個天庭,天庭凡是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參與了激烈的爭論之中,那種激烈程度不亞於一場百萬天兵參與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