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暫不裁撤。」紫微大帝說道:「混一諸天平定方兩百年,縱然要裁撤,也至少要等百萬年之後才可。」

聽到這話,方鑑不禁微微點頭道:「紫微大帝君英明,臣以為,哪吒三太子可接任混一天府仙尊之職。」

「那天樞都省大主使之職呢?」紫微大帝又問道。

方鑑稟道:「臣以為武德星君可以接任。」

「善。」紫微大帝點頭道:「不過他肉身已壞,先繼續由關羽執掌天樞都省,等武德星君肉身重塑之後,再回天庭接任天樞都省大主使一職。」

方鑑當即躬身拜道:「臣領法旨,謝紫微大帝君恩典。」

隨後,方鑑拜辭紫微大帝與后土大帝君,出了凌霄寶殿後,便徑直往太始仙都去了。

...

紫微大帝君敕旨昭告三界,封方鑑「真君」果位,獨享混一諸天香火,位混一諸天之保護神。

獨享一大諸天香火,這種待遇讓天庭很多神仙都羨慕不已。

不過也只是羨慕一下罷了,他們可沒有那平定一大諸天的本事。

東勝神州,雁真山紫煙洞,一個十二、三歲模樣的小童看著眼前的傳書,然後朝身後抱著她的那個溫婉女仙問道:「娘,鴻清真人是誰呀?為什麼爹爹給你的傳書上面說的都是他?」

那溫婉女仙輕輕一笑,朝小童道:「然兒,現在不能叫人家鴻清真人了,要叫鴻清真君。」

「可是爹爹傳書上說的是鴻清真人啊。」小童一臉不解地道。

「傳書只是藉以說明,你以後不能叫鴻清真人,要叫鴻清真君。」女仙溫柔地解釋道。

「哦。」小童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他一臉興奮地道:「娘,我什麼時候能去不周山道院修行啊?」

不周山道院,是以天庭為首,聯合道門、佛門在不周山修建的一座道院,這座道院裡授業的仙師都是道、佛兩教的大德仙人,執掌道院權柄的「掌教祭酒」則是天庭的一品仙官。

設立不周山道院的原因,是因為新《天條》頒行之後,天庭仙官之中成親的人多了不少。

而神霄玉府未雨綢繆,為了不讓這些仙官的子女走上邪路,所以提前在不周山設立道院,並請道門、佛門大德仙師過來授業。

不過仙人雖然有動輒百萬年的的壽命和道行法力,但仙人們生育子嗣卻極為困難,這就是天道至公的體現。

只是儘管如此,不周山道院在這兩百多年內仍舊斷斷續續地接收了將近三百多個仙官子女,當然,不周山道院不僅僅只收仙官子女,還收三界內所以散仙的子女,只要他們願意將子女送來不周山道院修行,不周山道院便來者不拒。

當然,不周山道院也有規矩,那就是隻收1600歲以下的孩童。

到這裡有人就要問了,1600歲還算「孩童」嗎?

算的!仙人孩童與凡人孩童不同,凡人孩童是十六歲以上便可算成年,而仙人不僅生育困難,就連生下來的子嗣成長週期也比凡人孩童多了一千倍。

所以仙人子嗣在1600歲以下都只是孩童與少年階段,體型也是一樣的。

故而現在的不周山道院規模已經很大,四大部洲和四大部洲之外的仙人基本都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不周山道院來修行。

這畢竟是天庭和道門、佛門一起創辦的道院,有這麼好的機會,他們當然不能錯過。

聽到小童的問話,那溫婉女仙輕聲說道:「等你爹爹回來就送你去。」

「那爹爹什麼時候回來啊?」小童焦急地問道。

女仙柔柔一笑,將小童抱在懷中說道:「快了,你爹爹就快回來了。」

這溫婉女仙正是懼留孫真君的四弟子「越幽幽」,而她懷裡抱著的這個孩子名叫「李浩然」,姓李,那自然是...李白的兒子了。

從西牛賀洲爭奪逐日神冢道傳回來之後不到五十年,李白和越幽幽二人就修成「正果」成親了,不過那時的方鑑正在鎮守混一諸天,所以就沒喝上這杯喜酒。

而這個兒子李浩然,也是越幽幽在一百年前生下的孩子。

...

南瞻部洲,大唐國,繁金山瀉夜宮。

齊律院執律使法海手持金光禪杖,身披寶衣袈裟,站在瀉夜宮外怒目喝道:「孽障,還不出來隨我前往齊律院伏法!」

法海的聲音震動山川,使得整個繁金山都在劇烈的顫抖著,那些手持刀槍護衛瀉夜宮的大唐官兵更是驚惶不已,不敢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