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天氣轉暖,選了一個天氣好的週末,雷君帶著手下的幾個人和陳知壑來到了師大。

因為提前和馬師兄打好了招呼,師大保衛處那邊自然是一路讓行。

守著幾個關鍵的人流量大的地方,按照之前在江大的做法,幾個人開始做推廣。

中間,保衛處的領導還帶了幾個保安過來看了看。

本來大家還有些猶豫,一看這情況,明顯像是有學校背書啊。

加上確實挺起來方便,在雷君安排的幾個託的鼓動下,看熱鬧的人裡面有很多人都當場註冊充值了。

完了以後,直接掃碼開鎖,騎著車就走了。

大家一看,還真是方便,於是紛紛加入了下載註冊的行列。

雖然說要押金,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這年頭,大家普遍能接受這種方式。

一直堅持到四月初,師大這邊的推廣才算告一段落。

辛苦是辛苦了一點,但是成果喜人,700輛車,居然有接近1000人註冊。

月底一統計,和江大那邊差不多,共享單車的使用率非常高。

陳知壑和雷君分析了一下,這既有天氣轉暖,大家願意騎車的原因,也有腳踏車投放數量比較合理的原因。

畢竟,很多學生都有了腳踏車,不是誰都願意騎他們的共享單車。

但是等到9月份,新生來了以後,就得增加投放了,要趁著新生還沒買腳踏車的空檔,培養他們的習慣。

不過,這都是後話。

有了這些資料,陳知壑可以開始著手互創比賽的作品了。

雷君說買房,還真買了。

沒有買到和陳知壑一棟樓的房子,但是也在一個小區。

師大這邊畢竟剛開始,需要隨時有人盯著,陳知壑除了週末回來師大這邊,平時都在江大。

所以雷君把江大那邊的辦公室留給了手下的幾個人,直接把在師大買的房子當成了第二個辦公室。

就這兩,陳知壑和雷君兩個人,一個盯著江大,一個盯著師大,算是分工明確。

因為4月底互創比賽就要截止了,所以陳知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比賽作品弄出來。

正當陳知壑一門心思的編寫比賽作品時,劉教授找上門了。

週一的上午下課後,陳知壑像往常一樣準備去食堂吃飯,被劉教授叫住了。

劉教授拿著書,站在教室門口,面帶笑意地看著陳知壑問道:“知壑,上次給你說的論文寫的怎麼樣了?”

聽劉教授這麼叫自己,陳知壑還真有點不適應。

不過,幸好之前已經把初稿寫出來,於是,陳知壑笑道:“已經把初稿寫出來,最近有些忙,差點忘了,我回頭就發給您。”

劉教授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你和法學院的周教授是什麼關係?”

陳知壑一愣,不明白劉教授是什麼意思。

見陳知壑這副表情,劉教授說道:“聽說你又發了一遍論文,還是和周教授一起發的?”

陳知壑這才明白劉教授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