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一個出身農村,當時還是大一學生能夠看得見的東西,除了陳知壑確實有敏銳的洞察力、好奇心和天才般遠見,林復想不出其他理由。

接著再往下看,林復又驚訝了一下。

因為這篇論文和上篇不一樣,如果說上篇論文多少和金融有關係,這篇論文就與之毫無關係了。

3Q大戰當時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林復也曾和身邊的朋友討論過。

但是陳知壑這篇論文的角度與眾不同,直接從法律的角度入手,雖然林復並不他是法律專業的,但是能發核心期刊,肯定有它的獨到之處。

可關鍵是,陳知壑不是學金融的嗎,怎麼連法律也涉獵得如此之深呢?

一時之間,林復甚至懷疑是不是現在學術環境變了,發論文變得容易了。

不過,很快林復就推翻了這個結論,隨著大學擴招,博士也越來越多,發論文肯定是越來越難。

這隻能歸結於陳知壑確實是搞學術的天才。

懷著複雜的心情,林復點開了第三篇論文。

就看了幾眼,林復就什麼都明白了。

合著人家就不是正經搞創業的,完全是把自己的理論用於實踐啊。

這篇關於共享經濟的論文,以共享單車為例,闡明瞭作者對共享經濟的理解,並預言了它的未來,完全就是對共享單車理論的總結嘛。

林復算是徹底明白了陳知壑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除了感嘆阮宓眼光好,能在陳知壑尚未崛起的時候就抓住他,林復更多的是對夏熾的無奈。

他現在也多少明白了夏熾為什麼對陳知壑感官不佳了。

當年夏熾畢業就結婚的事班裡都傳遍了,他自然也清楚,大家都說夏熾是喜歡對方的高學歷。

說起來,後來林復打算讀博,多多少少還有點這件事對他的刺激。

後來夏熾離婚,林復並不清楚,也是在次遇上她才知道的。

雖然夏熾沒細說,但是林復聽得出來她對她那個一心搞學術的前夫很是不滿。

聯想到此,林復估計夏熾應該是知道陳知壑發論文的事的,並且恨烏及烏,連帶著有學術天賦的陳知壑也跟著遭了殃。

坐在電腦前,林復有些無語。

嘆了口氣,他還是拿起了手機,準備給夏熾打個電話,希望事情並沒他想的有那麼糟。

電話很快接通。

夏熾單刀直入,問:“今晚談得怎麼樣?”

林復說:“就見了各面,點到為止就行,還算順利。”

夏熾聞言,舒了口氣,問:“那個陳知壑是不是也去了?”

聽到夏熾有些生硬的語氣,林復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說,想了想,林復說:“來了,和小宓一起來的。我問你件事,對於小宓的男朋友,你瞭解多少?”

夏熾說:“農村出來的,讀書還算有點天賦,也有些小聰明,怎麼了?”

林復嘆了口氣,說:“你啊,都不看新聞的嗎?”

夏熾聽到這話,皺了皺眉,問:“這幾天比較忙,沒看,怎麼了?”

林復說:“電話裡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勸你最好去看看新聞,我估計江城媒體圈都知道這件事。”

也許是覺得自己的語氣有些生硬,林復解釋道:“你啊,不要有刻板印象,陳知壑我今天見到了,小夥子人很不錯。你知道我今天去接他們的時候見到了什麼嗎?他給小宓在凱闌國際買了一套房,就這你還有什麼可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