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週過去了。

陳知壑打算回家一趟,畢竟暑假放了很久了,他也想回去看看。

腳踏車廠的事總算是搞定了。

上週和雷君、王楠以及老餘去看了一次,眾人對廠子的第一印象都不錯。

龍哥因為有事,沒有去,估計也是看不上這點小生意。

陳知壑以為他們急,沒想到對方比他們更急。

廠子的主管單位來了一個領導,見到陳知壑他們來,那就一個熱情,恨不得馬上就把合同簽了。

但是,對方越著急,自己就越是不能著急。

重新跟著看了一遍廠子,大家都覺得還行。

於是,陳知壑讓王楠查了一下對方的財務狀況,看看有沒有什麼大問題。

按照陳知壑的想法,如果沒有什麼大問題,這生意完全不虧。

查完以後,結果倒也還行,除了拖欠工資比較多,大問題也沒有。

不過,這也讓陳知壑他們明白了為什麼對方急於脫手了。

本來效益就不好,工資都發不出來,眼看著就要鬧出事來了,現在突然有人願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對方肯定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見沒有什麼大問題,陳知壑幾個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這個廠子拿下來。

但是,既然對方這麼急於甩掉包袱,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

最終,在雙方的幾輪交鋒下,終於定了下來。

價格還是200萬,但是地皮3年之內免費使用,條件是所有工人全部打包給陳知壑他們,包括拖欠的工資。

想著也就十幾個人的工資,成本算下來也不算高,幾人也懶得再扯皮,很快就把合同簽下來了。

由於涉及到國有資產,要走的流程比較多,陳知壑也想著把王楠支開,便安排王楠和老餘操持著接下來的事,乾脆當了甩手掌櫃。

畢竟還沒付錢,也不怕對方鬧什麼么蛾子。

一週以後,所有手續走完,付錢的時候到了。

根據之前達成的協議,陳知壑需要拿出60萬,但是他手裡並沒有這麼多錢。

好在公司賬戶上的錢不少,加上互創比賽的獎金,也就算是夠了。

不過,公司的錢不好動,要拿出來還得交稅,一時之間,陳知壑也有些為難。

本來,陳知壑是不願意以公司名義參股的,因為他不想公司與腳踏車廠存在關聯關係。

後面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入場,估計也有腳踏車的需求,到時候用腳踏車廠去薅他們一波羊毛,豈不更好?

但是,到那個時候,估計得兩三年以後了,陳知壑便想著算了。

最後,陳知壑的那部分,他決定以公司名義入股,和雷君商量了一下,雷君表示沒啥意見。

200萬到賬,腳踏車廠算是易主了,接下來就是生產的事。

現在的腳踏車廠基本上算事一窮二白,要想開始生產,還得繼續追加資金。

老餘那邊也是拿出了自己的老本,把這邊的腳踏車店直接處理掉了。

陳知壑和雷君又各自按照股份出了一部分錢,龍哥也跟著出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