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第二篇論文(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教授笑著搖了搖頭,這個學生確實比一般人視野開闊,也很敏銳,但是終究還是個學生。
就是他自己,如果不是對產業新聞感興趣,也不至於特地關注此事。
“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查一下,它是美國那邊的一家創業公司,我覺得它們的模式就是典型的共享經濟。”
陳知壑點頭,但是他卻摸不清劉教授的意圖。
作為海龜博士,江大給劉教授的待遇確實不錯,但是對學術成果的要求也高,雖然還沒有後來的“非升即走”那麼苛刻,但是學術成果的壓力還是很大。
關鍵是,哪有那麼多靈感去寫論文呢?
30多歲,正值科研工作者的當打之年,發一些水刊,他看不上,偷學生的創意,他更是不屑。
之前就薅了一把陳知壑的羊毛,算是發了一篇核心期刊。
這次企劃書,讓他又看到了發論文的希望。雖然這邊論文不一定屬於金融學的範疇,但是也算得上是大經濟學的內容,不算跨界。
劉教授沉穩地說道:“是這樣,我覺得你們的這個創業計劃點子很不錯,你有沒有把它寫成一篇論文的想法?當然,這個也不用太著急,等你們實踐了以後再寫,可能觀點會更充實,也更好發表。”
又寫論文?陳知壑陷入了沉思。
這確實是個好點子,如果花心思,也確實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來。
而且,賺錢對自己來說已經不是主要目的了,他對搞學術也的確是有些想法,能發表論文,當然是好事。
於是,陳知壑滿口答應。
“好的,劉老師。我先看文獻,收集資料,等大創比賽以後,我先把論文初稿寫出來讓你過目。我沒什麼經驗,在寫論文上,還是需要您的指導。到時候,如果要發表,您還是第一作者。”
劉教授很欣慰。
越發覺得得把陳知壑看好了,到時候直接收入門下,別到時候畢業了就跑了。
他並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因為陳知壑寫這個論文是他提點的,後面論文的修改潤色也得他來,他並不是什麼都不做。
而且,這在國外也是很常見的事。即使是在美國,一個本科生想在核心刊物上發論文,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之後的談話越發融洽。劉教授給陳知壑推薦了一些書目和文獻,說對寫這篇論文說不定有用,讓他多看看。
其實他本身是可以自己寫的,但是這無疑是殺雞取卵,為智者所不取。
而且,他也想刻意地去鍛鍊鍛鍊陳知壑的學術能力,想著陳知壑成長得越快,對自己也更有用處。
臨走時,劉教授關切地拍了拍陳知壑的肩膀,叮囑他有什麼想法多和自己交流。再有遇到比如大創比賽這種事,直接找他就行。
走出劉教授的辦公室,一路走回寢室,陳知壑想了很多。
賺錢對自己來說,沒什麼意義。那麼自己要乾點什麼的?
這次創業,一方面是因為陳文兼職的事給了他觸動,另一方面,是他還沒找到自己的方向,所以才遇到什麼就做什麼。
也許,走學術這條路,也未嘗不是一個方向?
不過,一切還為時尚早,這才大二呢。
算了,還是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再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