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

陳知壑照例在師大的房子裡待著。

忙活了一上午,他終於把最終的論文初稿弄出來了。

題目叫做《一種新型貨幣的誕生及其前景》。

文中,陳知壑詳細介紹了區塊鏈的原理,BTC產生的背景以及目前的發展,並大膽預測了它必將成為一種不可阻礙的趨勢。

中午的時候,陳知壑去師大食堂看了看,本來他還想著找人借個飯卡什麼的,沒想到居然可以使用現金,於是直接在食堂對付了一下。

回來在小區門口,他遇見了一個推著箱子的老人,正在嘗試著把箱子從一旁的臺階上提上去。

說是老人,其實也不算老,看穿著很得體,戴著眼鏡,有一絲儒雅的感覺,就是頭髮已經花白。

箱子類似於登機箱大小,但是看老人拎起來上臺階的樣子,應該不輕。

看老人嘗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拎起來,還不停的喘氣,陳知壑便走過去幫忙拎了上去。

陳知壑提起來的時候,嚯,還真不輕。

費勁把箱子提上去,陳知壑幫著把箱子推到了電梯口,老人一陣感謝。

等電梯的時候,陳知壑隨口問了句,箱子怎麼這麼沉,裝的什麼東西。

老人回答道,圖書館借的書。

陳知壑點了點頭,怪不得這麼重,不過一般人倒是很少這麼借書的,許可權也不夠一次借這麼多的。

陳知壑猜測他估計是師大的老師,便問道。

“您老是師大的老師?”

老人呵呵一笑,點頭說是。

電梯門開,陳知壑又幫著把箱子推進了電梯,隨便按了4樓。

“您老去幾樓?”

老人好奇地看了一眼陳知壑,說道:“我也去4樓,小許的房子是你買的?”

點了點頭,陳知壑這才反應過來,這小區一梯兩戶,看來老人是對門的住戶。

“您認識許教授?”

“哈哈,十年前我就住這兒,小許那會兒才剛畢業,我們做了十年的鄰居了。去年他去了沿海的學校,年底那會兒他還來我著串門來著,說這房子他賣給了江大的一個學生,原來是你啊。”

陳知壑點了點頭,笑道:“那我們就是鄰居了,怪我,很少來這邊,也沒來得及拜訪一下。”

老人擺擺手,感慨道:“現在不像以前了,就是門對門不認識也很正常。”

電梯門開,老人去開門,陳知壑幫著老人把箱子推進了他家。

本來陳知壑想回去的,架不住老人熱情的挽留,非要他坐下喝口水。

在客廳坐下,陳知壑一邊陪老人聊著天,一邊打量著屋裡的陳設,古色古香,客廳沙發旁就有一個小書架,擺滿了書。

閒聊下來,陳知壑瞭解到,老人姓阮,56了,是師大中文系的教授,研究古漢語文學的。

聽著阮教授的口音,特別像曾經律所一個女律師說話的語氣,陳知壑好奇地問了一句對方是不是蘇杭人。

阮教授有些詫異的點了點頭,他自認為一般人很難聽出來他有口音的。

陳知壑便說,班上有個人同學是蘇杭人,口音和你的比較類似。

大概的聊了一會兒,陳知壑便道別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