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教授領著陳知壑往食堂走去。

陳知壑一路上都在琢磨是什麼原因。

來到在小食堂找了個位置,趁著上菜的功夫,劉教授開口了。

“你平時都讀了些什麼書?”劉教授問。

陳知壑一愣,老實說道:“比較雜,主要集中在經濟金融和法律方面。”

劉教授聽了,眉頭一挑,確實挺雜,於是饒有興趣的問道:“具體都有哪些?”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弗裡德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還有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等,最近在看哈耶克的《價格與生產》和《資本的純理論》。”

“你最喜歡誰的觀點?”

“目前還沒看完,都有道理,能夠自圓其說,但是不好判斷。”

點了點頭,劉教授一想也是,畢竟還是個大一的學生,能看得進去這些書已經很不錯了,要他洞悉其中的深刻,確實有些難為人。

“你對哈耶克怎麼看?”

“觀點有些激進,不是中國的主流經濟學觀點。”陳知壑不得不承認,第一次看哈耶克,給他帶來的衝擊確實強烈,。

“我還以為你們都喜歡看他的《通往奴役之路》。”劉教授點了點頭,隨即笑到。

陳知壑搖了搖頭,他確實看過這本書,但是並不喜歡,只不過他並不瞭解劉教授,政治觀點他不願多談。

劉教授見此,笑了笑,覺得這個學生還挺有意思。

菜上來了,兩人開始吃飯,劉教授請客,就是日常的簡餐。

吃完飯離開的時候,劉教授終於說出了請陳知壑吃飯的原因。

“我覺得你的觀點很有意思,可以寫篇小論文,我再幫你把把關,試著發表一下,如果以後你有志於搞學術,應該有好處。”

陳知壑這才明白了對方的意圖,點了點頭,滿口答應。

他還真沒想過是這件事。

但是確實是件好事,因為他確實想繼續讀研究生,不過自己才大一,考慮這些有點遠,而且一個大一的學生寫的東西,期刊根本不可能收。

如果有劉教授背書,就容易很多了。

陳知壑向劉教授表示了感謝,並說自己會盡快寫出初稿,便離開了。

……

週五晚,寢室四人都在。

404宿舍又添喜事,陳文談戀愛了。

對方也是江大大一的學生,據說是五一期間,陳文在老鄉會上認識的。

巧合的兩人來自一個高中,不過因為對方是理科班的,所以高中的時候兩人並不認識。

老鄉會上一聊,發現居然來自同一所高中,聊開了以後,慢慢就活絡了。

身在異鄉的兩個人很快就產生了好感,也沒怎麼表白,便在一起了。

當陳文把這個訊息告訴寢室幾人時,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

尤其是徐孝然。

當初陳文也喜歡左婉嘉,大家都能看出來,但是見徐孝然先主動,他就退出了。追女生可不講究先到先得,所以徐孝然心裡對陳文還是有些愧疚和感激的。

懷著這份心思,徐孝然便鼓動著寢室集體為陳文慶祝一下。

這種事,陳知壑自然不會推脫。

倒是何林森,琢磨了一下,問可不可以帶家屬,不然寢室個大男人,人家一個女生和他們一起吃飯也不自在。

徐孝然想了一下,有些猶豫,帶上左婉嘉不知道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