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出版社(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天後。
對劉成安來說,這是漫長的三天。
每次電話想起,他都立馬接通,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可能是出版社開啟的電話。
這種期待的心情使得他有些坐立不安,患得患失。連他爸都察覺出來異常,安慰他不要擔心,文科狀元,怎麼也能上清北。
還真讓他爸猜對了,這中間他還真接到了清大招生辦的電話。
但是,這並不是他所期待的,婉拒了對方以後,他還失落了一會兒。
所幸,沒有讓他白等,很快就有幾家出版社到了他。按照陳知壑教他的,他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只是讓對方就聯絡方式,後面他會上門親談。
接到電話後,劉成安立馬聯絡了陳知壑。
列出幾家出版社的名稱,陳知壑仔細分析了起來。
首先排除專業出版社,他們財大氣粗,光教科書和其他書籍都夠吃,不差這三瓜兩棗,沒什麼議價空間不說,流程還慢。
其次,排除小的民營出版社,發行能力不行,渠道有限,很難把作品運作成暢銷書。
最後,只剩下大中型的主要做教輔圖書的出版社了,他們各有優劣。大的不一定願意和你合作,人家不缺優秀圖書,還得防著對方以大欺小,但是運營能力一流;中型的其實最合適,但是得出版物優秀,而且擅長的領域單一。
這麼一分析,也就沒幾家了。
和劉成安一合計,陳知壑選定了教育鄂省教育出版社、江城兒童出版社以及社會出版社。
……
第二天。
二人碰頭。
陳知壑特地買了一件深色條紋Polo衫,卡其色短褲和皮質拖鞋換上,顯得自己不至於看起來太年輕。
碰頭以後,二人決定按照距離遠近逐一拜訪。
首先去的是省教育出版社。
進去以後,門口的保安把他們攔住,死活不讓進,非得劉成安打電話給聯絡他的人確認。
沒辦法,劉成安只能給對方打電話。
不一會兒,對方下樓,互相介紹一下以後,三人走進了出版社的大樓。
領著他們進去的人是一個編輯,他是在報紙上看到新聞輾轉聯絡上劉成安。
進去以後,編輯把他們帶到一個會客室。不一會兒,一個有點啤酒肚的穿著白色襯衫的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坐定,他打量這陳知壑和劉成安。
“你們好,這是我們社負責教輔圖書業務的黃總。”編輯給二人介紹著,又對著黃總說道:“這是我們省今年的文科狀元劉成安,這位是他的表哥。”
陳知壑拉著劉成安站了起來,走向黃總,握了一下手。
“年少有為啊,不知你們資料帶來了沒有?”黃總沒有客套,直接開門見山。
陳知壑從包裡拿出資料,交給一旁的編輯,編輯又遞給了黃總。
黃總翻了大概三分鐘,抬起頭,看著陳知壑他們說道:“這種形式的資料倒是新鮮,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市場。”
陳知壑解釋道:“我也參加高考沒幾年,我覺得這份資料非常有價值,市面上也絕對是獨一份兒的,它不同於試題,五花八門。對於學生來說,一來可以學生的減輕負擔,不至於背不過來。二來它標註了重點,有的放矢,學習效率很高。最重要的是,知識有體系,更容易理解和融匯貫通。”
聽了陳知壑的話,黃總不置可否,回道:“新鮮倒是新鮮,具體效果怎麼樣,還得看市場,我們說的都不算數。這樣,我們自己擔點風險,也算是支援一下我們的狀元郎。一口價,10萬塊買斷價,你們覺得怎麼樣?”
劉成安倒是有些激動,但是陳知壑卻在心裡默默的吐槽。
10萬塊?教輔資料的利潤有多高,他沒研究過,但是說什麼支援狀元郎的話,聽聽就得了,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而且,買斷是不可能的,他對自己的成果有信心。
“非常感謝您對我表弟的支援。我們呢,之前也拜訪過其他出版社,10萬塊確實低於我們的心理價位了,他們有的開價到了30萬。而且,我們不考慮買斷,不知您看不考慮以支付版稅的方式合作?”陳知壑面不改色,胡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