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填報志願(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人湊過來問陳知壑:“狀元郎報什麼學校啊,清北有沒有可能?”
陳知壑笑了笑,說道:“估計不夠,我先看看,問問老師的意見在說。”
其實陳知壑心裡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上輩子復讀一年去的是江城大學,這次早一年,還是去江城大學。清北人復交,前面兩個是肯定不夠,後面的和江城大學其實也差不太多。最為重要的是,他心裡突然想到了段遙,這輩子,再一次選擇江城大學,說不定還能遇她呢。
念舊,是中年人的通病。
一會兒,班主任進來了。
沒有了往日的嚴厲,班主任和大家溫情脈脈的說了一些祝福語後,便開始交代大家該如何填報志願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同學們也一改往日的吐槽,鼓起了掌。也許是想到可能以後就要分別,初次面臨別離的同學們竟有些傷感。一些感性的女生更是擦起了眼淚,眼睛裡紅通通的。
走到陳知壑面前,班主很隨意的坐在了一張課桌上。
“想好了報什麼學校了嗎?可惜了,要是文綜再高一點,估計能衝一衝清北。”班主任惋惜地說道。
“還沒想好,回去和我爸媽商量商量在說。”陳知壑笑道,並沒有告訴班主任他真實的想法。
……
晚上回到家,邊吃著飯,陳知壑開啟了家庭會議。
“爸、媽,我想了一下,我要去江城大學。”陳知壑知道,這種事,父母這一關是必須過的,他們也算是知識分子,對大學瞭解也不少,還是要尊重他們的意見。
陳爸陳媽都楞了一下,陳爸停下筷子,緩緩地說道:“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北京和上海的學校?”
“江大也不差,而且離家近,回來也就兩個小時,北京和上海太遠了。家裡有點什麼事,我也能及時趕回。”陳知壑答道。
“離家遠算什麼理由,大丈夫四海為家。再說了,家裡還我我和你媽呢,不用你操心。”陳爸質疑道。
陳媽沒有說話,雖說兒子離家近她內心是願意的,但是在這種大事上,她向來是以陳爸的意見為主。
“我選擇江大當然有我的理由,除了前面說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報江大,我可以選最好的專業,別的學校,競爭太激烈,我沒有把握。”陳爸雖然半信半疑,但是想到兒子這半年來確實長大懂事了,也該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見,勉強同意了。
吃完晚飯,陳知壑回到房間開啟志願填報網站,發現第二天才開通填報渠道,便拿起《志願填報指南》看了起來。
邊看邊想,陳知壑陷入了沉思。
學校是定了,專業該怎麼選呢?
究竟還要不要填法學專業呢?陳知壑搖了搖頭,再上一遍法學沒有意義。法學最重要的是證書和經驗,他後面大可以考一下司法考試,只要拿了證,和法學專業出身的也差不多,而且,法學本科生沒透過司法考試的大有人在。況且,他未必用得上這些證書。總不能重來一次,還去當律師吧。
那文科生還能選什麼專業呢?
語言類和文史哲首先排除,管理學可以考慮,經濟學有點萬金油。想來想去,還是金融學比較好,和錢打交道,才能更好的瞭解如何賺錢,這是一般人樸素的理解。陳知壑當然有他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陳知壑吃完早飯便填好了志願。
接下來,需要著手準備他的賺錢計劃了。
當晚,陳知壑便告訴陳爸陳媽他想去江城看看。一方面,可以提前瞭解瞭解江城大學的環境;另一方面,出去鍛鍊一下自己,找一找兼職。
對於兒子的想法,陳爸十分贊成,欣然同意,而陳媽則表示有些擔憂,主要是怕兒子吃苦。但是,她很快就被陳爸說服了,“男孩子吃點苦怕什麼,再說了,老大就在江城,有什麼事他也能照應一下。”
翌日,陳知壑拿著大伯給的2萬塊錢以及陳媽偷偷塞給他的2000塊錢,踏上了去往江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