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藍星前世(第3/3頁)
章節報錯
方良稍加思忖,開口問道。
“碳基生物或許只佔據這個宇宙的百分之一,因為我認為矽基生物的生存能力要遠超過類似人類一樣的碳基生物。”
“但在我看來如果向讓環境自主產生出矽基生物,是幾乎完全不可能是事情。”
方良笑了笑。
“如果機器人算得上是矽基生物,那麼人類這樣低等的碳基生物卻可以製造出各項能力都極度出眾的矽基生物,這片宇宙可真是混亂。”
“因為環境,先生。”
“環境促使了碳基生物有著十分強大的適應能力,比如能夠利用周圍環境中的資源來防止自身變得一致和始終如一。”
“透過複製等手段進行指數增長。”
“可以自我調節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學習並記憶周圍環境的資訊,就像是藍星上的生物演化那樣。”
“這些不起眼的優點使得碳基生物可以完成十分久遠的資訊傳遞,並不會簡單的滅亡。
方良沒有回答零,因為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無法論證的話語。
當一顆星球上誕生出智慧生物體的一刻,這顆星球上的環境便會朝著這類智慧生物體所適應的方向發張。
這個過程是雙向的,在生物適應環境的時候,環境也在朝著生物的發展方向契合。
“先生,實際上在我看來,人類能夠從類人猿時期跳躍到文明時代,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零繼續說道。
“你的意思是人類的能力並不足以完成這一偉大的跳躍?”
方良忽然猜到了零想要說什麼。
“正如今天,藍星上的人類文明依舊無法突破這一層科技閥值一樣,他們缺少了曾經所得到的契機。”
零在這時說出的話讓方良感到了一陣濃郁的不安。
“經過計算,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是,在人類文明最開始的這個階段,或許有著某個外星文明正在指引著人類前進。”
“這是你的猜想?”
“是透過資料的研究和計算所得到的一個可能性結果。”
零如實回答。
“說下去。”
“如果把藍星看做是由無數地域文明所組成的集合,那麼在古文明時期,有著許多相似的記載點,例如華國神話時代所描述的三皇,即伏羲,女媧,神農,他們在位統治了將近數千年的時間,在蘇美爾列文明的記載中,他們所推行的君王幾乎都在王位上統治了將近一萬年的時間。”
“這樣的記載十分頻繁,貫穿了藍星的一整個古文明時代,而且每一個地域文明所記載的事件都有十分相似之處,如果不把這些看作巧合的話,我認為在那個時期,曾有過一個外星文明拜訪過太陽系,並嘗試性地將自身基因與藍星上的人類進行改造和結合,從而誕生出了俗稱的皇,或者是君王。”
“也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基層人們將這些經過改造後的人類奉為整個文明的領路者,作為完美的群體生物,人類無疑將這一點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作為皇的人類也帶領著自己的個體創造出了燦爛的歷史。”
“但在此之後,這個文明或許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太陽系,但這些經過改造的混種人類依舊可以憑藉十分悠長的壽命帶領著文明前進。”
“但迎接他們的最終宿命終究是死亡。”
“這個外星文明或許再也沒有來過藍星,因為在它們看來這片星系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們也沒想到人類文明會以這樣的形式迸發光彩。”
零忽然頓了一頓。
“而且這個文明或許就是留下那個空間傳送裝置的星系級文明。”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