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機械戰士部隊(第1/3頁)
章節報錯
方良只是將軍械機器人的一部分改進功能放置在了伊爾克的身體中。
這兩者能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連方良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結果。
在最新一批的太空軍備中,所有的軍械機器人都被歸攏在宇宙一號的艦隊之中。
超過兩千臺的軍械機器人,每臺軍械機器人的身體裡都整合了來自起源基地的絕大多數的尖端科技。
它們擁有強大的防勘測和自我修復能力,經過特殊處理的奈米外甲可以使其進入短暫的隱形狀態。
是接近於真正意義上的隱形,一般的艦船雷達根本無法掃描到這些機器人的存在。
只不過方良並不知道,卡索格文明是否具有防止這一手段的裝置。
例如更加強大的量子檢測裝置,所有三維生物在空間內的移動都必定會留下一定的痕跡,就像是在沙灘上爬過的海螺,會在儀器上顯現得一清二楚。
但到現在方良能夠肯定的一點是,以起源基地的最高科技,所建造出的星際戰艦對卡索格文明而言,依舊具有足夠的殺傷力。
行星級文明和恆星級文明的最大差別在於所能利用的能源量級。
行星級文明即代表著完完全全地掌握一整顆星球,在利用所有儲備資源的範疇上,甚至能夠達到控制天氣等自然元素。
如果針對人類而言,他們將在生命科學領域解決一切問題,治癒癌症和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將十分輕鬆,利用基因改造的技術或許可以將人類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年的時間。
這也是藍星需要努力的方向,他們離行星級文明依然還有著一段十分漫長的距離。
雖然在方良的幫助下,這段距離可能會相對縮短,但以本質上而言,科技水平的發展總歸需要靠人類自己才能突破最高上限,抵達新的高度。
此時此刻,名為“亡靈”的機械軍隊正沿著趨近於完善的太空運輸梯進入神堡,在檢驗口依次透過身份編號認證後,每一臺亡靈都將逐一進入宇宙一號艦隊,負責各片區域的駐紮。
三十臺戰列星艦的最大速度都能夠達到四分之一光速,在太陽系的範疇內,這個速度快得驚人,但以銀河系的視角,這個速度卻顯得無比渺小,就算是以光速逃離銀河系,大概也需要千萬年的時間。
這也是為何方良會如此迫切地想要得到空間躍遷的技術。
以這個技術為基礎,起源基地才有探索銀河系外部區域的能力。
並且起源基地還需要全力發展宇宙探測能力。
在浩瀚的太空戰場中,掃描雷達的優先順序無疑是要放在首位的。
只能率先得知敵方戰艦的位置,方能對其實現精準的跨區域軌道打擊。
星際戰艦的本身仍由金屬構成,雖然有著聚合能量護盾的幫助,但它的本體依舊是脆弱的複合金屬材料。
在規模龐大的動能軌道炮面前,能量護盾也終究會有著破碎的瞬間。
方良可不相信,卡索格文明所利用的恆星能,可以賦予其戰艦堅不可摧的屬性。
自己和卡索格文明最大的差距,即是後者可以利用強大的恆星能源發展空間躍遷技術,而起源基地依舊只能在可控核聚變的基礎上前進。
但針對星際艦隊的建設,方良還是擁有十分充足的信心。
只要自己的劍鋒足夠鋒利,心中的信心自然是愈發濃郁。
“先生,“亡靈”已經順利登陸神堡,正在進行下一步武器核驗裝載。”
零也在同一時間向方良彙報了這一資訊。
方良順手看了一眼剛從昏迷中甦醒的伊爾克,這個士兵正在阿爾法的帶領下逐漸適應著身體。
他的確是一個實驗體,但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在伊爾克的身上,方良看到了人類未來的某條道路。
在藍星上,所有生物都會透過環境的變化從而改變自身的能力,就像是在濃密森林中的變色龍擁有著改變軀幹顏色的能力,岩羊能夠在陡峭的山峰上如履平地。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生命體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藍星是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無數變化量會密集地堆砌在一起,不願意改變自身的生物終究會被拋棄,成為時間長河中的紀念品。
而人類或許已經達到了進化的某個閥值。
時宜的地表溫度,使得面板變得光滑,汗毛開始消失,智齒退化,闌尾喪失功能,作為最為高階的智慧生命體,人類本身也在逐漸改變著。
但是這類微弱的進化並不足以支撐人類產生跨越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