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光臺展開(第1/4頁)
章節報錯
這是一片浩瀚深邃的黑色海洋,這片海洋的表面正漂浮著無數微亮的星點,夢幻迷離。
一個發散著淡淡紅光的星球正漂浮在這片空間中,由於大氣濃度較低的原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表面的斑駁痕跡,它們是歲月的象徵,縱橫交錯間,帶來了一種特殊的美感。
若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去,便能發現在這片荒蕪的紅色上,正有著三根漆黑的方形事物筆直地朝上延伸。
和身下的紅色星球相比,這些方形管道顯得極其細小,
它們從這顆星球的地表而來,其顏色和背後的宇宙幾乎完全一致,深邃的漆黑反襯著空虛的暗紅,在這個無比靜謐的空間中,這是一幅令人遐想非非的壯美畫面。
之後,在這些方形管道的內部,忽然閃爍起一陣奇異的亮光。
這道不算明亮的光芒只是一閃而過,但在寂寥的黑暗中它卻十分明顯,像是在天空中劃過的流星。
三道接連不斷的光芒正在不斷向上飛行,它們的速度很快,轉眼間就已經抵達了管道的中央。
隨後,這三根管道的末端開始摺疊開啟,微光在其表面反射著,它正在以某種奇特的方式摺疊變換著,形成一個巨大的平面。
這個表面光滑的平面的中央有著一個空洞,這個空洞的半徑在二十五米左右,但以宇宙的視角看去,這個空洞就是一個微不可見的小點。
光芒在一瞬間湧出了這個空洞,是一粒粒接連飛出的圓形艙體,它們的速度在進入太空的一瞬間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像是從一片暢通無阻的水域鑽進了一大堆凝膠裡。
數秒之後,所有圓形艙體的末端都彈出了一截類似繩索一般的設施,這截繩索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瞬間打在了這片平面上。
對於這些艙體來說,身下近乎五十公里的深色平面就是一片無比遼闊的大地。
繩索開始收縮,將艙體拉向平面。
這個距離大概有幾十米左右。
遠遠地看去,所有艙體離平原的距離都不相等,但它們都在朝著平面竭力靠近,像是一群奔向大地的浮游生物。
終於,第一個艙體成功貼緊平面,接觸面驟然亮起一陣呼吸般的微光,艙體開始開啟,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成功鑽出了發射艙體,抵達太空。
它和地面上的工業機器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和裝甲構造。
原先腿部推進輪依然消失,取而代之起源基地中最為先進的噴射裝置,在它們的幫助下,太空型工業機器人可以毫不費力地推動自身重量數百倍的金屬材料,用於太空船塢的製造。
加上其背部的環形機械臂,這種太空型工業機器人足足有著八隻可以全方位操縱的機械臂。
巨大的頭部呈凹型,加強了眼瞳的感知功能,以便能更好地判斷位置和距離。
頭部的凹型區域實際上是一個奇特的吸收裝置,能夠攝取一部分宇宙射線中的反物質,並加以利用,轉換成能夠使用在推進裝置上的能量物質。
關於這一項技的研究和開發,方良只是堪堪摸到了門檻而已。
在核能源之上,便是更為強大的反物質能。
這或許是宇宙中最強大的能源,
1g反物質完全湮滅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約相當於是4萬3千噸TNT炸藥。
要知道,氫彈的能量轉化率也僅僅只有0.7%而已。
雖然方良已經實現了可控式核聚變,但這種龐大的乾淨能源也只適用於火星地表之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良設想中的星際艦隊,即想要實現曲率驅動技術,就必須依託於反物質這種神奇的能源。
所幸的是,方良的研究中心已經摸進了門檻之內,這意味著想要實現反物質的真正利用,只不過是時間而已。
而方良正在盡全力地讓這段漫長的時間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