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訊息抵達(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有想象過當自己遇見它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畫面。
它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君王,是以何等的手段建造起了這座壯麗的機械之城。
根據圖片材料可以知道,它的體型和藍星上的人類十分相似,高大健壯,因此專家們都認為,它的原生環境應該是一顆和藍星環境極度相似的星球。
這種相似度可能會達到百分之八十,一樣的海洋,一樣的高山,甚至是大致相同的氧氣含量,這都是有可能的。
但太陽系裡的八顆行星,唯有一顆地球具有生命特徵,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
而實際上,沒有人可以斷定太陽系之外的無數億顆星球中,都沒有生命特徵的存在。
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或者是國家有能力對太陽系外的每一顆星球都經過無比細緻的勘察。
這個宇宙的浩瀚遠遠超乎想象,如果一味地斷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極度愚蠢的做法。
這只是存在於理論中的推斷,一部分科學家都認為,地球是這個宇宙裡最為幸運的存在,它的身軀上誕生出了最原始的生命,這樣的程序存在了上百億年,直至人類的誕生,這顆藍星的存在便愈發煥發光彩。
這個機率就像是把一堆零件丟進一個箱子裡,胡亂搖晃,它卻能拼湊一個複雜完整的引擎原件。
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至今為止,一共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在這個太陽系,甚至是整個浩瀚的宇宙中,只有藍星上具有人類的存在,人類即是這片宇宙中獨一無二的智慧生物,因此,先前向其他星雲所傳送的友好訊息至今為止都沒有收到回覆。
因為人類是這片宇宙的獨享者。
這樣坐井觀天的說法在創立的初期很自然地遭到眾多科學家的反對。
另一種說法是,在這個宇宙中中,存在具有未知文明的存在,但基於某些原因,這些未知文明並不願意展露自己星球的存在,而是透過某種特殊的手段將整顆星球都隱蔽了起來。
類似於隱形功能,以藍星上的科技水平,人類當然無法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在普遍認知中,第二種說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而現在,這個位於火星上的外星基地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藍星上原有的所有看法。
第三種說法開始出現,表明有一種災難正在發生,這個強大的外星文明正是因為這個災難失去了自己原先所處的星球,迫不得已,它們必須派出先前部隊進行外星堪測,重新建立新的家園。
但這個說法有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是它們為什麼不直接攻佔藍星?
直接將其作為本源基地,因為在藍星上擁有無數現成的能源儲存,唯一的解釋就是藍星的汙染已經愈發嚴重,這個外星文明並不希望接受一個二手的星球。
而現在,在看到這個外星文明正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時,幾乎所有專家都認定了一個隱晦的說辭。
那就是它們正在默默發育,直到進化出外星戰艦等跨星系作戰裝置,便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抵達藍星,甚至是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將其全部佔領,作為根據地。
這個說辭並不是沒有依據。
所有人都不敢透過這個文明所表示出的微弱善意而感到信服。
在遼闊無界的宇宙中,恃強凌弱是最為正常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對這一行為說些什麼。
弱小的星球就應該被吞噬。
因為宇宙的熵一直在增加,並且是不可逆轉的。
如果外星文明具有等級排布,那麼剛剛抵達核能時代,僅僅能夠觸碰到外太空的邊界的人類文明可能只是最為低階的I級,而這個位於火星上的殖民文明,它可能已經達到了II級,甚至是III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