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質疑(第2/4頁)
章節報錯
希夫百分之一百可以確定,這應該是某種應用於戰鬥領域的機器人,其凌厲的血色裝甲造型,彷彿是一把足以撕裂所有擋路之物的利劍。
“這六臺機器人徹底包圍了飛船,各位可以看到,這段對峙長達數分鐘,按照我們的推測,它們應該正在對兩位宇航員以及飛船進行初步掃描和分析,將結果反饋至那座基地之中。”
於晗解釋道,又補充了一句:“就像是工蜂和蜂巢的關係,我們認為這所外星基地中有著眾多不同型別的機器人,它們究極一生就是為了這所基地服務,但我相信不僅僅只有我能看出來,這些血紅色機器人的眼睛裡有著一種十分特殊的東西。”
“某種情感趨向。”
希夫身邊一位在機械領域深有造詣的教授說道,“我們通常的認知是,人的眼睛可以傳遞十分豐富的情感,這種特性在初生數月的嬰兒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但機械是冰冷的,它不具備有感情,因為它只是用電線和金屬所產生的造物。”
“您說得對,是思維感知造就了情緒,不管是憤怒,謹慎,傷心等等一系列情緒,都是如此。”
於晗對他的觀點表示贊同。
“如果我手下計程車兵都能有這種眼神,那我連做夢都能笑醒。”
希夫忽然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唯一能夠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就是這類機器人已經擁有極高的智慧水平,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對尋常機器人的認知範疇。”
於晗環顧一週,“它並不是一隻頭腦耿直的工蜂,而是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超級智慧機器人,擁有辨別和思考能力。”
於晗的發言引起了陣陣掌聲,希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於先生,請你繼續吧。”
此時,於晗所公佈的每一份報告,都在重新整理人類探索外太空的全部認知。
和外星文明接觸,是未來數百年後才會考慮的事情,在自身能力發展完善後,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才會被徹底重視。
但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火星離地球真的是太近太近了。
用宇宙的視角去看,它就像是一所公寓裡的鄰居,僅僅只有一牆之隔,只需要拐個彎就能夠到達。
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得知對方比藍星的科技力量高上數個層次,這種恐懼更加明顯了起來。
於晗和希夫並不具備絕對的話語權,國家正在籌備更加完善縝密的計劃,他們只是先行者,需要獲取無限制的資訊,才能確保一切計劃能夠順利進行。
“好的。”
現在的於晗已經徹底成為了話題的中心,因為他手裡的報告材料實在是太多了。
為了節省時間,以及給予他人發言的時間,於晗只能挑一些重要的資料來進行介紹。
“目前,經過所有的資訊匯總,我們已經初步得出了這所基地中,大致有著四種機器人。”
於晗將四組圖片展示在了螢幕上。
“負責挖掘運輸工作的機器人,負責修理製造的機器人,身形小巧,負責探索火星地表的機器人,還有體型差別巨大,負責戰鬥駐紮的機器人。”
一組組圖片在眼前依次劃過,所有人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已經快不夠用了,就算是一些造詣深重的專家,也無法想象出這些機器人的內部構造。
理論和實踐往往有著天壤之別。
用一張畫紙和一根鉛筆,最頂級的畫師可以輕易地畫出各式各樣的機甲軍械造型。
但這些事物也只是侷限於影視作品,以及虛構的畫作上。
只有懂的人才明白,想要把這些東西真正意義上地製造出來,大規模地投入使用,是一件多麼困難且不可思議的事情。
接下來,於晗展示的一段錄影,是兩人在山谷遭遇沙塵暴時,被兩具血喉營救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