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浸泡在培育倉中的胚胎體,方良往後一躺,順手倒了杯水。

按零的話說,這個胚胎體已經被成功啟用,從假死中復甦,生物電波重新恢復正常狀態。

這讓方良十分激動。

對於這個胚胎中隱藏的奧秘,他非常好奇。

但在進行這項培育計劃的時候,方良也想到了一些危險的可能。

誰知道這個胚胎體會孵化出什麼東西?

所以這個培育倉每分每秒都處於被嚴控監視的狀態。

絮狀的黑色核心已經開始擴散,像是一條遊動的小蛇,在內質中愈發膨脹起來。

盯著它看了一會,方良喝了口水,便無聊地移開了目光。

此時的起源基地,佔地面積已經變得巨大,望去儼然是一幅井然有序的龐大規模。

各個的艙室一應俱全,對於這些功能特定的艙室方良並沒有將它們從起源基地中擴建出去。

而是直接將其和基地合而為一,由不同的智慧主腦自動控制,極其方便。

基地的末端正是方良的臥室,他還打算在臥室的旁邊擴建出一個廚房。

因為試驗田的運作已經趨近完美,方良也挑選出了幾種易儲存且味道極佳的作物,作為農田中的主要生產物件。

但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方良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吃過肉了。

對於這個問題,零給出了一個十分不錯的建議。

生物研究室裡將在最快的時間中培育出一款的新型的作物,最大程度模擬出鮮肉的口感和香味。

畢竟,想要在火星上建造起一個畜牧養殖場,這無疑是純粹的天方夜譚。

就算以方良目前進化極快的科技水平,也無法達到這一地步。

因為它需要的前提條件太多了,並不是能用科技水平衡量的東西。

肉類無非產自雞鴨牛羊的身上,而方良要去哪裡搞到這些生物?

就算能搞到這些生物的幼崽,那麼想讓它們在火星上生存,也需大費一番周折,例如改造基因等等。

所以,方良還是能忍一時是一時吧。

他現在的生活已經夠滋潤了。

第一階段的設施藍圖已經快要全部建造完畢。

這是一批最基礎的建築設施,比如礦石運輸帶,機械研究中心,機械維護工廠這樣的必備設施。

它們是所有工業生產的基石,就算方良想要製造出一些超凡科技的東西,都得以它們為基礎才行。

開啟面罩,整座基地的檢視盡收眼底。

大概是方圓一百七十公里的地帶。

而方良現在更願意稱其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機械城市。

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七百餘臺,十臺速度型近戰泛用裝甲—灰淵小隊,以及十臺防守型遠端泛用裝甲。

它們分佈在這座城市中,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勤勞刻苦,不知疲倦。

在見識過那片地下遺蹟後,方良也將更多的戰鬥性機器人制造列入清單。

所有機器人均屬於第一階段的成果,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它們將不斷進化改革,煥發出更加先進的姿態。

雖然這個時間段將極為漫長,但方良依舊十分自信。

而現在,他已經認清了目前幾個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