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河床(第1/3頁)
章節報錯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這是一個自太空探索程序以來,一直困惑人類許久的問題。
在人類至今發現的所有太陽系行星中,水星、火星、金星這三顆類地行星,只有火星上的環境條件最可能誕生生命。
水星是表面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因為大氣層極為稀薄無法有效儲存熱量,所以白天時地表的最高溫度可達432°C!一到晚上卻又突降至172°C。
這是什麼概念?
就好比在水星的岩石上敲開一顆雞蛋,蛋清蛋黃在接觸到岩層的第一秒,就會瞬間汽化,一點痕跡都不會留下。
如此恐怖的溫差,是極難有什麼生命可以存活下來的。
金星就更不用說了,它有著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地表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平均溫度甚至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條件下,人們只能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火星上。
“能不能在放大一些?”
於晗雙手撐著桌面,目不轉睛地盯著著陸器剛傳回來的一組的高畫質圖片,他的身後站著一眾研究人員,這組圖片彷彿要把他們的魂都攝走了。
這是一組著陸器在某個高點向下拍攝的畫面,周圍是一片丘陵,岩層,還有山脈,而圖片的最中央,是一個巨大美麗的三角洲。
它的左邊有著一條冗長的道路,一直向右蔓延,隨後分散成了無數條如枝丫一般的細小痕跡,整體圖案看上去就像是一朵正在凋零的鮮花。
“這是....一個湖泊存在過的痕跡!”
一位名叫陳航的學者驚呼,他也是一名資深的地質學家,此次正是受邀加入拾火計劃,在先前的一些專案中他一直都幫不上什麼忙,但當他看到這組鳥瞰畫面時,徹底驚呆了。
“陳教授?”
於晗識趣地朝一旁挪了個位置,讓陳航能夠更清楚地看到這幾張畫面。
“於總工,我敢賭八成的把握,這裡曾經有一個漂亮寧靜的湖泊!”
陳航衝他點了點頭,一臉興奮地上前,用手指著畫面向一眾人解釋道:
“在西北側,這是一條寬闊蜿蜒的河道,夾在峽谷之間,地勢漸漸變低,水流湧出河道,灌入這個巨大的坑洞,由於水流衝擊河床形成泥沙的堆積,就會形成無數條像這樣細小縱橫的紋路!!”
陳航的臉上龍飛鳳舞,微微顫抖的手指在畫面上劃來劃去,解釋得頭頭是道。
有水就意味著生命的可能,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
“意思就是這裡在曾經的某段時間裡,有著一個規格頗大的流動湖泊?”
於晗的語氣聽上去十分不可思議。
“我需要看到更加細節的畫面,岩石是不會說謊的。”
於晗立即讓研究人員對著陸器下達指令。
大概二十分鐘後,只見遠在火星的小華頭頂綠燈一閃,看似笨拙的圓潤身形靈巧地翻過一處山丘,朝著先前那處河床三角洲的地方直奔而去。
它一路向下,一直來到了這片縱橫交錯的河床上,機械臂降低,攝像頭放大,將這片河床的各處細節都仔細拍了下來,將資料傳輸了回去。
陳航的要求終於在一個小時後得到了滿足。
由於著陸器傳輸回來的影像資料需要下載後才能檢視,而且這次的拍攝著陸器所利用的是機身下方擁有最高位元速率的攝像機,圖片檔案也相當之大。
終於,看著一張張清晰絲滑的照片在眼前浮現,陳航不禁屏住了呼吸,一張一張地細細檢視過去,彷彿在研究什麼稀世珍寶。
而於晗哈林一眾人也不敢打擾他,畢竟他們對地質學可謂是一竅不通,只能看著陳航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時不時抬頭盯著螢幕上的圖片,來回比量著什麼。
終於,當翻到一張看似平凡無奇的照片時,陳航渾身一抖,下意識地從椅子上猛地站了起來。
“怎麼了...陳教授??”
於晗被他一驚一乍的舉動嚇了一大跳,連忙問道。
“於總工!你看這張照片!!”
陳航指著螢幕,照片裡是一堆藏在岩層下的細小石塊,看形狀像是一堆光潔的鵝卵石。
“天吶,這太完美了,這是典型的河床例子,我現在可以百分之一百地確定,這裡曾經是一個巨大遼闊的河床,有成千上萬噸的水流在上方湧動!”
陳航激動地環顧一圈,“鵝卵石是一種奇特的岩石形態,它代表著原先形態的石塊曾經在某類環境裡晃動,把它們從粗大,尖銳的形態變成了如此美妙的圓形!只有持之以恆的河流能夠做到這神奇的一切!這代表著這個湖泊曾經存在了上百年!甚至是上千上萬年的時間!”
陳航的解釋通俗易懂,所有人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