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流露出一絲溫暖的笑意,明明沒有瞳孔,方良卻彷彿能感受到它自上而下的目光。

“她叫我先生,就像是個管家一樣。”

方良聳了聳肩,稍稍後退,給幾架匆匆忙忙的維護機器人讓了條路。

“那你的名字是什麼?就像零就是它給自己取的名字,你也可以為自己取個名字。”

見這張人臉上忽然浮現出了一絲疑惑不解的神情,方良對它緩緩說道。

“名字?我不需要名字,我為您而生,先生。”

“名字只不過是個代號,你依舊是你。”

“我無法為自己決定,我的意識屬於它們,是它們構成了我。”

人臉的目光掃過所有忙忙碌碌的機器人,語氣輕柔。

“好吧,你們真是一個比一個死腦筋。”

方良笑著搖了搖頭,“零將方案發給你了嗎?”

“是的先生。”

人臉回答道,隨後,一節機械臂發出一聲震響,在方良的注視下緩緩下降,將一個半橢圓形的艙體放在他的眼前。

“我對方案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修改。”

“將採取最新研發的極鈦金屬作為外甲材料,極鈦金屬擁有極高的堅硬度,以及吸收少量脈衝能量的功能,提供最全面的保護。”

“腿部和後背將植入內建的副翼和襟翼,配合充足的能量供給裝置,將提供穩定的飛行體驗。”

“肩膀和胸膛等部位的內甲將採用防振合金,以達到最高程度的防護效果...”

方良坐上這個類似按摩椅一樣的艙體,聽著主腦有條不紊地解釋著,與此同時數條機械手從艙體中延伸摺疊,將他身上的外骨骼裝甲卸下。

機械研究中心控制著所有礦石工廠,在主腦不斷進化的前提條件上,所有先進材料的研發都是在自主規律地執行。

零每天都會把大量的報告傳送到方良的面罩上,報告內容均是起源基地及周邊設施的執行發展情況。

實際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幾乎是從零開始的起源基地,其科技水平就已經超越了藍星上的所有國家。

先不說別的,單論能源物質,藍星上最高階別的核能,和在起源基地中源源不斷誕生出的零能相比,就顯得十分微不足道了。

零能,是方良為那些綠色物質起的名字。

在火星大地上的所有建築設施,都與不斷擴大的起源基地以無數條細小管道相連,零能從起源基地中沿著這些管道向外輸送,向所有建築提供充足的能量。

方良曾大著膽子進入基地的地下空腔,詢問過零的意見後,將手小心翼翼地伸進了那個巨大的球體中。

手掌毫無阻塞地穿過第一層彷彿由光芒構成的屏障,那些在球體空腔中四處飛舞的小綠點在接觸到方良的手掌後會以相同的速率和路徑折射回去,碰到另一顆完全相同的小綠點後,它們會無聲地爆炸,散成一團柔和的綠色光芒。

這團綠色光芒以更小的小綠點構成,只不過以方良的肉眼並不能看清它們細小的身軀。

這正是零能的產出方式,這完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能量轉換形式,完全顛覆了方良固有印象中的能量守恆定律。

就像是火藥爆炸,在射出子彈的身後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就算是核能,也是需要足夠的核燃料產能。

但眼前這些神奇的綠色小點,卻完全顛覆了這一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