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昨日工業機器人前進的路線,外骨骼推進器的速度很快,大概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翻上最後一座山丘,方良終於看到了那個巨大的隕石坑洞。

像是一個失去所有水的湖泊,或許是由於地下冰層的緣故,坑面散發著十分明顯的霧氣。

那是極為震撼的畫面,只有站在那裡,清清楚楚地看見它時,心中才會感慨這個宇宙的萬千變化。

而這樣的隕石坑,在火星上或許有著成千上百個。

“零,我已經到了。”

透過面罩,方良和待在起源基地的零發起了通訊。

它正在完成方良交付的另一個重要任務,使那些冷藏許久的種子恢復活性。

那些種子和方良刻板印象中的農作物完全不同,它們被分成了兩個類別,放置於規格不同的圓柱形器皿中,在零下七十度的溫度中沉睡著。

而這些種子的名稱和介紹,也著實讓方良大吃一驚,完全不同於藍星上的植物,彷彿就是針對火星環境而生。

想讓它們重新恢復活性,那就是零乾的活了,方良對此可謂是一竅不通。

而另一項令他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方良發現,每經過一個火星日,起源基地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

通俗來說,就是每過一天,起源基地都會開啟一項嶄新的功能,再搭配上源源不斷的裝置建設,它就是一個可以不斷進化的城市胚胎!

“工業機器人的充能程序已結束,準備開始挖掘工作。”

零的聲音依舊是輕飄飄的,卻始終讓方良覺得有無窮的安全感。

“那臺著陸器讓它自由移動,不需要攔著它。”

方良吩咐道。

“明白。”

“除了別讓它進起源基地,哪都可以去。”

方良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好的先生。”

零的聲音帶上了些許笑意,方良點了點頭,旋即便結束通話了通訊,扭頭看向山下已經開始進行的挖掘工作。

這是他的第一項大規模開採工程,想來想去,還是實地勘察一下比較安心。

一共有著六臺工業機器人,按照零的計算和規劃,目前主要的挖掘任務是沿著隕石坑的邊緣向旁擴張礦脈面積,先不影響冰面,等一切設施都準備好之後,再進行方良設定的“冰井計劃”。

欲速則不達,方良也是十分贊同這個決定。

現在要建造的主要裝置有,從這個隕石坑到起源基地的礦石運輸設施,最優的路線長度是兩公里,不算短的路徑。

不過以工業機器人全天候不斷的工作效率,方良只需要臨時充當一下搬運工的工作,不停地在基地中製造出新的工業機器人,讓它們投入工作,這個運輸設施的建設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累是累了點,但對於現在的方良來說,這點累根本算不了什麼,滿滿的成就感此時成了最大的動力。

“呼...”

方良呼了口氣,腳踝處的骨骼收緊,焰芒噴射,一路飛下了山。

“咔!!”

一個工業機器人鑽出一塊發散著奇異灰光的礦石,用機械手熟練地遞給另一個工業機器人,感知敏銳的藍光眼瞳忽然望見身旁出現了一道漂浮的身影,竟是收攏了機械手和鑽頭,抬頭看向飛來的方良,像是一個向將軍敬禮的小士兵。

這略顯滑稽的動作也讓方良有點忍俊不禁。

“好好幹,004,加油。”

方良摸了摸這個不足一米五的小傢伙的光頭,笑著說道。

004當然聽不見他的聲音,它只會遵守方良透過面罩下達的指令。

但神奇的是,004彷彿明白了方良的意思,又立馬探出了機械手,投身偉大辛苦的挖掘事業中了。

這六個工業機器人也算是自己的功勳大臣了。

方良不禁感慨道,等以後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大起來,自己得跟零好好說說,好歹得給這六個小傢伙加點裝甲武器啥的,讓它們當個小隊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