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小塊溼地上,一座小山包一樣的巢穴就這麼坦坦蕩蕩地豎立著。

從外面看,大河狸的巢穴就是一堆橫七豎八的樹枝木頭堆砌而成的。

其實在巢穴內部,卻別有洞天,組成了一道道類似於洞穴地道的結構。

“吱吱吱……”

不過,大河狸卻是過其家門而不入,繼續向著更深的河道遊動。

方寅心下了然。

看樣子,這隻大河狸現在要去的地方,就是自己想要尋找的堤壩了。

果然,大河狸銜著這塊浮木繼續遊動,很快便來到了一處河流支流。

在這裡,一座堪稱動物界世紀工程的“河狸壩”,就如此隱秘而壯觀地矗立著!

這一條巨大的河狸壩橫貫幾十米,將整一條支流河道給攔腰截斷。

河狸壩的底部,是由泥土和砂礫堆積而起的。

而在水面之上,各種楊樹、柳樹樹枝、蘆葦莖堆疊在了一起,從而高高地築壘起了一道橫跨整條河道的水壩!

不得不說,大河狸的建造技術極強。

修建巢穴、築壘水壩不說,它們還能單槍匹馬地開挖出一條運河!

在自然界,河狸是除珊瑚蟲之外手筆最大的“建築師”,已知最大的一座河狸水壩長達850米,是胡佛大壩長度的2倍多。

之所以要做這些事情,大河狸也是為了躲避天敵,有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畢竟它雖然體型不小,但在巨型短面熊、美洲擬獅、刃齒虎蹬大型掠食動物出沒的地方,依然是弱者。

但在無形之間,大河狸的這些舉措,卻對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如,在此生活的魚類,就會漸漸地增多。

並且,因為水壩的築建,魚群往往容易順流而進入,卻難以溯流而出去。

最後,魚群進得來出不去,很快就會形成一片豐富的魚群聚集地。

而大河狸本身是草食性動物,並不會食用魚類。

所以,這裡完全就便宜了其他的掠食動物,成為了一個絕佳的捕魚狩獵的場所。

而方寅之所以來到這裡,就是為此。

也許,只要將這裡管控好,就能成為方寅的一個專屬捕魚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