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真是白長這麼大的塊頭了,膽子居然這麼小!

接著,方寅又“脅迫”著大河狸來到了掛著魚肉串的松樹旁,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指揮它開始刨挖陷阱。

大河狸的動作倒是很利索,雙爪刨土如飛,不一會兒就挖出了一個近一米深的土坑。

不過,方寅對於這個陷阱還不滿意,困不住那隻雪白雌虎,還得繼續深挖。

就這樣一直刨土到了傍晚時分,方寅才停止了對大河狸的壓榨。

此時,陷阱的雛形已經基本完成了。

這是一個超過兩米深的土坑,這個深度差不多是刃齒虎跳躍的臨界值,幾乎很難逃脫。

接下來,只需要找一些雜草灌木遮擋一下就可以了。

對於冰河世紀的動物們來說,陷阱這一概念也是比較新穎的,克洛維斯獵手們很少使用,就算使用也只是針對黃鼠、兔子、狐狸這些小動物。

像是方寅這樣刨挖一個這麼大的坑洞,用以埋伏一隻刃齒虎,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連續挖洞好幾個小時的大河狸已經累得趴在了地上,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方寅也好心地為大河狸折來了一些植物的嫩枝樹根,丟在了它的面前,讓它進食。

畢竟是自己請來的苦力,還得讓它吃飽飯,這樣才能繼續賣力地幹活啊!

就在大河狸瑟瑟發抖地進食時,方寅也找來了一些長滿樹葉的樹枝,搭在了土坑上,簡單地將其偽裝了起來。

等到方寅鋪墊好了後,就看見大河狸已經吃完了,正可憐巴巴地看著自己。

“吃飽了?那今天就到這裡吧,和我一起回去吧。”

方寅也不管大河狸聽不聽得懂,就像是趕鴨子一樣將它給帶回了自己的洞穴。

這麼做,當然是為了防止這個膽小的傢伙半夜跑路了!

否則,他還上哪裡去找這麼能幹的苦力呢?

經過之前對大錘小橘的“馴獸”訓練,方寅其實也總結出了一些心得與經驗。

任何動物都具備幾種逃避不開的本能,一是恐懼;二是飢餓求食;三則是發情求偶。

很多馴獸師就是利用動物的前兩種本能,採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調教的,他們最主要的工具也就是手上的鞭子以及兜裡的食物。

用鞭子是利用動物恐懼的本能,讓它們感受到疼痛,不做違抗主人命令的事情;用食物則是滿足動物求食的本能,讓它們在完成任務與指令後得到獎勵。

畢竟動物是沒有什麼思維能力的,也聽不懂人的語言。訓練它們,主要是應用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原理。

馴獸師會用固定的姿勢、語氣、音樂、動作,來指揮動物做不同的動作。做對了,就給點吃的;做錯了,就用鞭子鞭撻。

這樣反覆練習,使動物們產生條件反射,只要看到馴獸師發出某種訊號,它們就開始表演固定的動作。

方寅也開始嘗試在大河狸運用這種馴獸方法。

多多調教一段時間,方寅覺得大河狸就會死心塌地地追隨著自己了。

為了進一步嚇唬它,方寅還在它的面前享用起了前不久狩獵來的巨爪地懶肉,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吱吱吱~~”

躲在角落的大河狸顫抖地抱著胖胖的自己,小心臟幾乎都要跳出胸膛了。

和一隻兇殘的刃齒虎同處一室,又眼睜睜地看著他進食著新鮮血肉。

簡直夭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