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了後弓獸之後,泰坦鳥才開始一口口撕扯其皮肉,滿意地享受起這一頓大餐。

而不遠處,目睹了這隻泰坦鳥獵殺後弓獸全程的方寅,也是感到了十足的震撼。

這隻泰坦鳥的戰鬥力,看上去比虎爸虎媽還要強啊……

雖然刃齒虎的噸位要比泰坦鳥大上一些,但後者卻佔據了身高優勢,奔跑速度快,跳躍能力強,上可用巨喙啄擊,下可用後肢飛踹,不論哪一種攻擊方式都是刃齒虎難以承受的。

真要是讓泰坦鳥和刃齒虎正面打起來,估計刃齒虎落敗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近身搏鬥估計不是對手,唯有讓刃齒虎找準機會,一舉將泰坦鳥撲倒在地,才可能完成反殺。

但想要滿足這一點,條件也是千難萬難。

“這就是龍族的可怕嗎……”方寅默默地感嘆了一句。

“龍族”指的是就是蜥形綱的生物,尤其指的是曾經稱霸了整個中生代的恐龍。

與之對應的,就是短面熊、美洲擬獅、刃齒虎等獸族,即合弓綱的生物了。

儘管如今到了新生代,昔日輝煌的恐龍王朝早已步入末日,以哺乳動物為首的獸族已然崛起。

而按照進化理論來看,鳥類正是中生代時期的恐龍後裔,像是泰坦鳥這種大型的肉食性陸行鳥,更是那些兇猛的肉食性恐龍的遠親。

泰坦鳥這種龍族末裔,依舊稱得上是北美洲的頂級掠食動物,代表著龍族最後的餘暉。

……

另一邊,虎爸虎媽也沒有過多關注狩獵後弓獸的泰坦鳥,而是很快挑選好了這次狩獵的目標——一群西部野馬。

在漫長的冰河世紀裡,北美洲一直都是馬屬動物起源和演化的中心。

馬屬動物從這裡起源並向四周輻射,透過白令陸橋擴散到歐亞大陸,在上新世進入非洲;又透過中美地峽步入南美洲,種群數量一直都十分繁盛。

和長角野牛在野牛群中扮演的角色相當,體型格外壯碩的西部野馬,在野馬群中扮演的也是老大哥的角色。

成年的西部野馬身高將近1.8米,頭尾長可達2米,體重可以達到1噸以上,體毛呈土黃色,光從體型上對比,就比方寅一家之前狩獵過的普氏野馬要大上了將近一倍!

看見這些西部野馬的時候,方寅不禁想起了前世看過的很多關於西部牛仔電影。

身穿牛仔衣、騎乘著快馬風馳電掣,那叫一個英姿勃發、放浪不羈。

只不過,這些西部野馬也隨著更新世的生物滅絕事件而沒落消亡,1萬年後的美洲大陸,已經再也找不到真正意義上土生土長的野馬種群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暗中觀察,虎爸虎媽很快挑選好了目標獵物,帶著方寅三虎,伏低身子,潛伏著接近了這一小支西部野馬群。

和虎爸虎媽搭檔狩獵了這麼久,方寅對於刃齒虎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狩獵模式也已經很熟悉了。

不僅僅只有狼群擁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刃齒虎家庭也懂得相互配合,運用戰術。

首先,由虎媽帶著方寅、大錘、小橘悄然接近野馬群,呈扇形的包圍之勢形成堵截。

其次,虎爸會選擇潛伏在扇形包圍圈的缺口處,等待著受驚逃竄的目標野馬朝這個方向自投羅網。

這一戰術,放在人類的兵法中叫做“圍三闕一”,即在包圍敵人的時候要預先虛留一個缺口。

在這種情況下,被包圍的敵人就只能朝著這個缺口逃跑,而只要在他們逃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圈,就可以輕易地將其擊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