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科羅拉多大峽谷(試水推,求追讀)(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著身後的三隻小虎崽發出了訊號,虎爸虎媽隨即將身軀低伏於地,呼吸頻率放慢,開始一步一步地向著叉角羚群潛行。
方寅、大錘以及小橘亦是緊隨其後。
這是一次全家總動員式的狩獵,足以表明此時他們必須要狩獵成功的決心。
虎爸虎媽潛行的速度很慢,而且十分的小心翼翼。
這時候,不論是天時還是地利都不在他們這邊,天色還並不晚,四周光線充足,叉角羚的視野很寬廣;
再加上週圍沒有茂密植被的掩護,平坦的地表上更多的是厚厚的積雪,以刃齒虎的體態身形很容易就會暴露。
即便肚中飢餓難忍,虎爸虎媽也是表現出了十足的耐性,一旦前方放哨的叉角羚似乎有所發現,他們便立刻匍匐在地,如雕像般保持一動不動的姿態,直到對方接觸警惕。
就這樣,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過去了。
冬天的白晝格外短暫,天色漸漸地黯淡下來。
蟄伏多時的虎爸虎媽也知道,出擊的時機差不多到了!
他們選取的目標是不遠處的幾隻幼年叉角羚,叉角羚在每年春夏交替的季節裡交配產仔,出生幾天的幼崽就能跟隨大部隊進行長距離奔跑,如今過去了大半年的時間,這些幼年叉角羚也已經有四五十斤重了。
雖然算不上一頓大餐,但給方寅一家果腹還是沒問題的。
方寅同樣也自己挑選了一隻幼年叉角羚作為獵物,反正獵物的體型不大,多管齊下,腳踏多條船才有更多的成功機率。
方寅一邊潛伏著,一邊在心中估算著自己與目標的距離,以及目標受驚後可能逃竄的方向。
不過,就在這時候,方寅目光遊移間,忽然發現遠處有一雙同樣虎視眈眈的眼睛!
顯然,這群叉角羚吸引來的掠食動物,可不止方寅一家。
在方寅的對面,一隻驚豹同樣將狩獵的目標選定在了這群叉角羚身上!
驚豹也叫做美洲獵豹、北美獵豹,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傢伙的身上和後世的獵豹有很多極其相似的特徵。
同樣呈現流線型的纖細體型;
同樣渾身遍佈著黑色的斑點;
同樣修長瘦削的四肢;
同樣小而渾圓的腦袋;
同樣長而靈活的尾巴;
同樣柔軟得像是根大彈簧的脊椎骨;
至於它們為什麼被稱為“驚豹”,只能說明古生物學家起名實在有些懶癌,再給它命名時就在獵豹的前頭加上了一個“令人驚異”的形容詞,最後簡縮一下就成了驚豹。
此時,這隻驚豹匍匐著身子,全身都趴在積雪中,動用著四肢力量進行蠕動。
驚豹的體型要比獵豹大上不少,如果算上尾長的話,成年驚豹的體長普遍超過2米,最大有將近3米的個體。
同時它們的體重也很輕,大約在60~70公斤之間。
相比於刃齒虎龐大的身形,驚豹的隱藏能力明顯更強,比如方寅眼前的這隻驚豹,就這麼一步步深入到了距離叉角羚群不過二三十米的距離,它也沒有被對方發現。
“這是個高手啊……”方寅見到這一幕,也不禁暗暗驚歎。
不過,就在方寅讚歎驚豹的高超潛伏能力的時候,對方卻似乎忍不住了,率先發起了衝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