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沒有滿身的黑色斑紋,美洲獅的外形、體型和花豹很相像,軀體勻稱而充滿美感,四肢短健又不失力道,可謂是顏值與實力並存的貓科動物。

眼前的這隻美洲獅應該是雄性,體長超過了1.5米,體重可能達到了200斤。

不過,這隻美洲獅已經餓得瘦骨梭稜,皮包肋骨,顯然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食了。

可即便如此,方寅對於這隻美洲獅也沒有任何的輕視之心,反而如臨大敵。

不僅是因為體型上的壓迫,而且還因為對方的狀態。

飢餓!

長期的飢餓也許會讓美洲獅不具備巔峰時期的體力,但絕對會使得它在食物面前不顧一切,以命相搏!

困獸之鬥往往才是最可怕的,走投無路、孤注一擲的它們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潛能。

美洲獅僅僅只看了方寅一眼,然後便將目光投向已經被開膛破肚的加州貘,目光透露著渴望和貪婪。

緊接著,它急促地喘息著,緩緩邁動四肢,彷彿無視了方寅,一步步朝著加州貘逼近。

動物之間最直白的交流方式,就是肢體語言。

這隻美洲獅無視方寅,徑直地朝著獵物走去,便是一種示威和試探。

對於它這樣的肢體語言,方寅只有兩個做法可以選擇——

要麼放棄到手的獵物,表示不願與之搏鬥;

要麼捍衛好自己的獵物,與之戰鬥到底!

方寅虎視眈眈地盯著這隻美洲獅,心裡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二個做法。

開什麼玩笑,自己辛辛苦苦花費了大半天才狩獵到的獵物,憑什麼拱手相讓?

假如方寅遇到的是戰鬥力位列第一梯隊的巨型短面熊、美洲擬獅、刃齒虎、異刃虎、泰坦鳥之類的掠食動物的話,那麼他會選擇暫避鋒芒,好漢不吃眼前虧。

但美洲獅在巨獸橫行的冰河世紀,充其量只是二流的掠食動物,就算是成年的美洲獅,方寅想要收拾它就足夠了!

方寅根本不打話,虎目含怒,低嘯一聲,當即就朝美洲獅猛撲而去!

而美洲獅雖然看似眼裡只有獵物,但實際上,它的注意力可從未離開過方寅。

儘管方寅只是一隻半大的刃齒虎,美洲獅也不敢掉以輕心。

在方寅撲來的同一時間,美洲獅也是驟然轉身面向方寅,齜起獠牙咆哮一聲,炸起毛,弓起背做好了戰鬥準備!

……

美洲獅雖然因為長時間的飢餓而有些虛弱,但它畢竟已經成年,掌握著豐富的戰鬥經驗的廝殺技巧,戰鬥力絕不算弱。

第一回合的碰撞,方寅和美洲獅說得上是勢均力敵,誰也沒能佔據碾壓式的上風。

方寅的體型雖然要比美洲獅略小一些,但是他的肌肉和骨骼卻遠比美洲獅更加壯實。

憑著力量和體質上的優勢,方寅的打法異常生猛,一雙虎掌舞得虎虎生風,一時間甚至還成為主攻方,打得美洲獅且戰且退,一直防禦。

不過,美洲獅的眼睛裡卻沒有任何的恐懼與退縮的神情,反而看上去十分鎮靜,見招拆招地與方寅周旋迂迴,動作十分敏捷。

說到敏捷的話,身軀矯健的美洲獅絕對不輸於豹子,是貓科動物中的頂尖存在。

無論是美洲擬獅還是刃齒虎,在這一點都遠不如它。

不過,敏捷這一屬性在猛獸戰鬥中僅僅只能起到輔助效果,真正決定戰局的關鍵因素還是力量與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