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群野馬,應該都是普氏野馬吧?”方寅暗暗猜測。

普氏野馬的外形和家養的馬很相像,體毛呈棕黃色,經常活躍于山地草原、戈壁荒漠一帶。

它們常常喜歡集大群活動,奔騰的時候往往會排列成一路縱隊,而後揚蹄疾跑,魚貫而行。

其實在更新世的北美洲,至少有5種馬類在此生存。但到了最後,其他的馬類紛紛走向了消亡之路,唯獨只有普氏野馬一直延續下去,是後世藍星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類。

這一次,看到如此萬馬奔騰的景象,虎爸虎媽並沒有直接離開,一雙眸子裡反而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的確,普氏野馬的體型不算太大,種群數量多,攻擊性沒有野牛、猛獁象那麼高,奔跑速度也沒有叉角羚那麼快,算是刃齒虎的主食之一。

很快,這一大群普氏野馬便奔騰而過,而虎爸虎媽則是不慌不忙地跟了上去。

抵達了草場之後,原來聚集在一起的普氏野馬便四散開來,三五成群地分佈在草場的各個角落。

這無疑是掠食動物捕獵的最佳時機。

“吼~~”

這時,虎媽對著方寅低聲吼了一句。

方寅聽明白虎媽的意思了,這是讓自己跟著她一起行動!

方寅振奮地回應了一句,這說明自己的狩獵水平已經得到了虎媽的真正認可。

而一旁的大錘和小橘的狩獵水平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於是只能被虎爸虎媽勒令待在原地,好好學習。

方寅也沒有鬆懈,而是跟在虎爸虎媽的身邊,細心地觀察著他們的動作。

他需要向虎爸虎媽討教的東西還多著呢……

第一步,是尋找合適的目標,這一點很重要。

虎爸虎媽就趴伏在茂密的草甸之中,凌厲的目光梭巡著不遠處一支又一支的野馬群。

其實,不論是什麼樣的掠食動物,都有一條挑選獵物的潛規則。

——就是在能夠保證自己不受傷的情況下,付出最小的代價,捕獲到最容易捕獲的獵物。

用通俗易懂的俗語來理解,就是挑軟柿子捏。

比如在這一大群普氏野馬之中,虎爸虎媽最關注的不是那些看上去身強體壯、肉多味美的高頭大馬。

而是那些看上去就好欺負的老弱病殘。

為什麼要這樣選擇呢?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自然環境的艱難,即便是刃齒虎的捕獵成功率也不高。

虎爸虎媽每一次的狩獵行動,都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如果總是將攻擊目標放在那些肢體健全、年富力強的個體上,會大大降低捕獵成功率,導致最後白費力氣。

另外,虎爸虎媽也怕自己受傷,一旦不小心傷筋動骨,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這麼一大群普氏野馬,其中年老的、幼弱的、瘸腿的、骨瘦如柴的不少,沒過多久,虎爸虎媽便是確定了這次狩獵的目標。

一隻瘸腿的普氏野馬。

目標選好了,但是虎爸虎媽也沒急著行動,而是繼續第二個步驟。

第二步,是判斷風向。

這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在狩獵實踐中也具有重要意義。

因為很多食草動物的嗅覺十分靈敏,如果掠食動物不注意風向,來到了順風的位置打埋伏,那麼只需要風一吹,它們身上的氣味就會暴露給它們的獵物。

尤其是在這種地形比較平坦開闊、氣流活動頻繁的地方,更要注意風向,不然想要進行伏擊狩獵是千難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