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提示音,也是一直不絕於耳。

【叮!基因點獲取已達今日上限,您目前的基因點數值為1。】

接連響了10次以後,系統才是出現了新的提示。

“好吧,原來還有限制。不過我也吃不下了,嗝……”

吃了七八條肉塊後,方寅便感覺自己吃飽了。

虎媽見狀,才是繼續撕扯起肉塊,投餵給了早已經餓得嗷嗷大叫的大錘和小橘。

“吼!”

直到三隻小虎崽都吃得肚皮溜圓兒,虎媽才是收拾起了孩子們的殘羹剩飯。

“咔嚓!”

方寅只看見虎媽的大口一張。

然後,就聽見了一連串清晰的骨碎聲。

太可怕了!

這一口咬下去,就將這隻幼年叉角羚的整條右腿給卸了下來。

接著,就如風捲殘雲一般,幼年叉角羚身上的皮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不見,統統都進了虎媽的肚子裡。

……

另一邊,勞累了一天的虎爸很快就趴伏下來,準備歇息了。

“hou——”

不一會兒,方寅便能聽到他那如雷鳴一般的巨大鼾聲。

和後來的食肉動物一樣,刃齒虎在捕食獵物的時候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

所以,為了保持充沛的精力與體力去獵食,刃齒虎平均一天要睡上十幾個小時。

已經睡了一段時間的虎媽也不甘示弱,吃飽喝足後又趕忙做了個回籠覺。

另外兩隻小虎崽自然不例外,相互依偎在虎媽的懷裡,很快便姿勢各異地睡了過去。

方寅看見這一幅刃齒虎家庭的溫馨場景,也是感覺十分珍貴和美好。

接著,他也找了個舒適的位置,就靠在虎媽旁邊,身體被她懷中那溫暖舒適的皮毛包裹著。

暖暖的很貼心。

方寅只感到來自本能的安心,隨即有一股濃濃的睡意出現,疲憊的他緩緩地閉上雙眼,就此進入了夢鄉……

……

PS:在BBC科普影片《與古獸同行》中,刃齒虎被設想為類似非洲獅群的群居習性,而且雌虎在雄虎面前明顯弱勢。

但實際上刃齒虎的雌雄個體幾乎體型相當,這意味著雌虎不會像母獅一樣甘當雄獅的“後宮”。而且考慮到刃齒虎的生活環境不像非洲獅那般開闊,並不適合群體捕獵,所以刃齒虎的真實習性可能是雌雄成對行動,或與家庭組成三五隻比較鬆散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