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是經久不衰的兒時經典遊戲,遊戲時,更高花樣百出,各顯其能。

而且室內外皆宜,無論是室內的櫃子裡,床底,以及縫隙,還是室外的建築後,樓拐角,甚至牆壁上鐵皮消火櫃內,都會被運用,成為躲藏的地點。

當然,還有很多膽大,直接躲藏在捉人一方很近的地方,利用人們懈怠,疏忽的心理躲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燈下黑。

假設了一下,綁架了阿祖他們的人,並沒有選擇將人運出大廈,而是反其道而行,將阿祖他們繼續藏在最為威脅,也是最為不會被人懷疑的大廈內。再用上其它一些手段,將被發現的機率降到最低。

譬如會有外聘的工人來來往往的裝修,或是員工在整日忙碌的辦公室。

高晉在以假設再次檢視當天的監控錄影後,發現,那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清潔人員,曾經在阿祖等人趕到太子大廈時,推著清潔車,分別到過18層,20層,16層,以及21層等多處監控盲區,並短暫停留。

鍾維正他們也判定,阿祖等人,也就是在這個時間,分別在某處監控盲區,被冒充之人迷惑,接著控制,綁架,藏在了清潔車內,離開了現場。

同理,對方既然能用監控盲區綁人,為什麼就不能用來藏人呢?

雖然時間短暫,而且,其中除了18層之外,剩餘的三層都在施工搞裝修,但事發時,已經是中午工人放飯時間,也有機會避開其他人,將人藏進正在施工的場地之內。

當然,前提是這三層的裝修,只是簡單的裝修,並不是全面改建裝修,這樣的話,就總會有一些工人不會接觸的地域。哪怕只有一間狹小的雜物房之類的不起眼房間,只要操作得好,也有可能將人藏匿於此,並不被人發現了。

而警方在懷疑時,首先會因為陷入意識誤區,本能就會認為,綁匪將人綁架之後,會選擇第一時間將人帶離,關押到綁匪熟悉環境,自我感覺安全的藏匿窩點,而不是作案現場。

其次,是這幾層正在裝修,陌生的工人,在幾層的辦公室遊走,幹活,將人質藏匿在此,暴露的機率激增,風險巨大,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再加上,為了不打草驚蛇,只能暗中粗略打探,檢視,看過三層內,裝修工人們人來人往,各處忙碌工作,便本能的排除了人質會被藏匿在此處的可能性。

一大早,高晉在鍾維正和淑賢一起吃完早餐後,便請了鍾維正來到他在樓上的辦公室,將他的研究和懷疑,一股腦的述說給了鍾維正聽。

而且,又以這夥綁匪,敢以整容成阿祖等人的樣子,實施綁架,再加上亞洲銀行劫案,居然會選擇主動報警,而後等待警方到來,和趕來的警察當街槍戰,足可見對方的膽大包天,甘冒風險,也要尋求刺激的本性等等方面分析。

以此為論斷,像是綁架了阿祖他們,並不運離太子大廈,反而是直接就近藏匿在太子大廈,而後用些故弄玄虛的手段,作為障眼法,迷惑調查視線的事情,完全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還有,就是對方主動讓人報警,試探警方是否有察覺他們綁架,並已冒充阿祖等人的手段,恰恰與就近將人質藏匿在案發現場附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依然是故弄玄虛。

對於高晉分析的這些,鍾維正越聽眼中的光芒越勝,臉上略微露出了興奮之色。

是啊!案發現場,本能就會被人忽略,再加上人員流動不斷,更加會讓人升不起懷疑。可誰又能說,這樣的環境,就沒辦法藏匿人質,保證會被人發現呢?

只要做好計劃,措施,在適當的佈置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不過,現在也不能確定阿祖等人是否就被藏匿在太子大廈內,而且就算能夠確定,短時內也沒辦法找到他們被藏匿的位置。再加上,不知道綁架他們的人,是否提前留有預警,佈置之類的。為了不會因為打草驚蛇,而給阿祖等人帶來危險。

所以,即使有所懷疑,方向,也只能選擇隱秘打探,悄悄調查,耗費多一點的時間了。

……

正和高晉猜測的一樣,在一個多小時之前,提早來趕來趕工的兩名裝修工人,和一個戴著帽子,口罩,將臉包裹的嚴實,耳朵上插著耳機,看不出面容的保潔工人擦肩而過,差點被保潔工人不小心撥落的清潔劑瓶子砸到。

也許是因為心情好,裝修工人並沒有和對方多計較。.

即使對方在其中一名裝修工人,幫忙撿起沾著幾滴紅色油漆點,好似隱隱形成一個圓圈圖形的清潔劑瓶子,並遞過去後,對方遲疑了幾秒後才接過,且全程一直低著頭,道歉的語氣,以及舉止都有些怪異。

兩名裝修工人也沒有在意,只是說了兩聲讓對方下次小心點後,便直接回了要去裝修的辦公室。

而這個清潔工人,將清潔車推到樓下指定存放清潔用品的庫房後,便直接從後門離開,手插著口袋,坐上了早就等在後門巷口的老舊麵包車上。

開車的也是一名將面部遮掩的女人,大墨鏡,口罩,加上裹在頭上的圍巾,根本看不出本來面容。待清潔工人坐上副駕駛後,還瞥了一眼對方外套上沾染的紅色油漆,露出鄙視之色。

車子一路行駛,很快駛入了觀塘,一處隱蔽的廢棄廠房附近。接著麵包車上的兩人,各自下車,男人跟在女人身後,穿過了兩條僻靜的小巷,從廢棄廠房一側的外部圍牆翻入了院子內,而後,才快速進入了廢棄廠房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