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嘛。”玄荃似乎想起了什麼,嘻嘻一笑,“若是你以後真有能力做些什麼,可以多行善事,師傅說,行善事,可積善因,得善果。”

陳餘沉默,“沒聽懂。”

“啊哈哈哈…”玄荃乾笑一聲,沉吟片刻,重重點頭,“其實我也不懂,反正你記住做善事就對了!”

陳餘定定地看了看玄荃,“好。”

“誒,你這就答應了。”

“你是我的恩人,你說的,我都答應。”

時間飛快地流逝。

一轉眼便是十年過去。

性格有些木訥的陳餘,很快和小和尚玄荃熟絡起來。

玄荃是一個剛皈依不久的小和尚,他原本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吃不起飯這才皈依,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對陳餘的遭遇感同身受,願意出手幫助。

因為剛皈依不久,佛法與他而言還很遙遠,貪吃和貪玩的毛病也未曾完全改掉。

兩人很快成了朋友。

陳餘並沒有繼續留在寺院之中,那個寒冷的冬天過去,萬物復甦的春天來臨,他就正式辭別玄荃,離開了寺院。

在寺院之中養好了身子,有了一把子力氣的陳餘也沒有再回去做乞丐。

他靠著賣力氣活賺取微薄的收入,一點點積攢,在各個行業打拼,最終成為了一家大酒樓的後廚小工。

從小工開始,陳餘一步一步往上,最終有了學習廚藝的資格,或許是他的老實和肯吃苦的性格打動了一位廚師,那位廚師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而陳餘本身在廚藝上也有天賦,很快被成了酒樓之中新的掌勺大廚。

他的廚藝日漸精湛,但世道變得不太平起來。

在戰亂之中,本在北方的他跟著酒樓那位待他很好的老闆一路南下,最終來到了閩省一代。

那位酒樓老闆在一路顛沛流離之下積勞成疾,抵達閩省不久就撒手人寰,陳餘無奈只好另謀出路。

好在,此刻的他已經有了一手好廚藝,因為烹飪出的菜餚與閩省本地的風味並不相同,當地人覺得格外新鮮。

見狀,陳餘便壯著膽子用這些年的積蓄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酒館,果然生意紅火。

有了紅火的生意,陳餘的收入也越來越多,他從一個大廚,變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掌櫃。

有了錢的他並沒有忘記曾經的自己還是乞丐的時候,那位叫做玄荃的小和尚給自己的要求。

他時不時用自己賺的錢接濟窮人,給乞丐和吃不上飯的人施粥。

久而久之,他成了滿城聞名的大善人。

而他也逐漸體會到了小和尚所說的善有善報,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為他素有善名,酒樓之中菜餚價格也不貴,每日的生意更加紅火,不少得到了他救濟的窮人,甚至只發地去幫助他宣揚酒樓。

而他,也因此賺到了更多的錢。

偶爾,陳餘也會想到曾經救自己的那個小和尚,他已經十年沒有見過對方,也不知道對方現在究竟如何,是否在戰亂之中前往別處,又是否已經成為一位大德高僧。

原本,陳餘以為自己的一生可能再無於救命恩人重逢的機會,畢竟兩人此刻相隔千萬裡。

直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