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還是和昨日一樣美味,今天祁寒選擇了在白粥之中加入白糖,算是嘗試一下甜黨的吃法。

白糖不用加太多,白粥本就濃稠,若是太甜便會有些膩味,反而影響口感。

端起碗來喝了一大口有著絲絲甜味的白粥,那一絲絲甜便殘留在唇齒之間。

白粥粘稠的米湯之中,本就殘留著大量的澱粉成分。

這些糊化的澱粉隨著煮粥的過程從米粒之中被徹底釋放出來,匯入米湯中,經過唾液澱粉酶的分解,帶來屬於麥芽糖的絲絲甜味,這甜味和本身加入白粥中的白糖匯合,原本淡淡的甜味,便越發濃郁起來。

從絲滑入口,到唇齒生香。

這樣一份簡單的白粥,帶來的美食體驗卻一點都不簡單。

一口白粥下肚,感受著腹中溫熱,祁寒的目光轉向自己點的三種糕點。

蟹子糕、酥皮脆丸和甜香軟芋。

蟹子糕呈橢球型,表面呈現出橙紅色的奇特色澤。

這色澤祁寒並不陌生。

蟹黃便是這樣的顏色。

聯想到這糕點本身的名字,祁寒來了興趣,直接用手拿起一個,湊近仔細端詳起來。

湊近一些,那蟹子糕的味道就慢慢鑽入了祁寒的鼻竅之中。

蟹子糕是蒸出來的,而非烘焙製作,因此香味會更淡,不會像進入蛋糕店那樣蛋糕香氣撲面而來。

一絲絲甜香味道之中,有著蟹香味附著其中,那蟹香味並不濃郁,卻彷彿有著神奇的魔力,讓人口舌生津。

蟹子糕的個頭不大,比雞蛋還要略小一些,而且從手感的反饋上,屬於一種十分鬆軟的糕點。

因此祁寒一口咬下,便是這蟹子糕的一半。

咀嚼幾下之後,祁寒臉上有了驚豔的神色。

蟹子糕的口感細糯,軟而帶有彈性,這樣的口感祁寒有些熟悉,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種藍星的食物。

發糕。

是的,這蟹子糕口感上和發糕頗為相似,不過具體的味道,又有不同。

它既和發糕一樣,有著淡淡的香甜味道,其中又有著濃郁的蟹香味,隨著咀嚼的過程在口齒間慢慢溢散。

硬要說的話,這大概是蟹黃味的發糕?

要是有這個口味的話。

蟹味與香甜的味道並不衝突,別忘了祁寒曾經烹飪過蟹釀橙,那一絲絲橙香反而更加突現了蟹味的純粹和鮮美。

這蟹子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主體是類似於發糕的鬆軟糕點,但一口下去卻滿是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