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這不是可以妥協的東西。除了自己之外,他們誰也不放心。之所以會存在對臣下的信任,那是因為對方威脅不到自己的皇位,而一旦過界,至親亦可殺。

這次的圍殺結果,同樣是盛明拿到了第二本天書。這種結果不禁讓人開始回味起其中的異常。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很明顯,秦皇與漢皇都是故意,故意讓天書落到盛明的手中。

目前盛明手裡有兩本天書,而云唐手裡只有一本,原本他們之間應該起衝突。但誰也不知道的是,唐皇已經透過雪千夜得到了其中一本的秘密,所以他需要的只是剩下的一本。於是透過其中一本與盛明的皇帝作了一場秘密的交易。

以一換一,換到了第三本的內容。

對目前的唐皇而言,他經過對比後發現,三本天書大體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開啟的時間與地點。而天書上明確有記錄,這次天時錯過的話,可能需要再等三百年。

三百年!他等不了,為此只能一個一個去試。

三處地點,三個時間,時間最近的一處就在雲唐境內,而第二處則鼎漢,第三處是盛明。想到這裡,唐皇覺得自己必須親自去完成大典,本來他還想邀請學海加入作為助力,但在此之前,雪千夜表示自己可以說服學主加入。

正是這個主動讓皇帝瞬間打消了邀請學海入局的想法。沒錯,因為沒參與此前的事情,學海與道家天宗一樣,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沒損失的大勢力。他不能讓這個變數加入。

尤其是這個變數跟雪千夜有關。想到這裡,皇帝提前給學海安排了學術上的任務把他們的部分高手調走。至於監視……以目前的皇家已經做不到這一點。

好在學海幾位高手作風都很正派,被大義調動,他們只要沒拒絕,也不會下黑手。

而在另外一邊,秦皇與漢皇其實早已在暗中秘密聯手,他們二人早已分享過天書的內容。所以之前看似打得兇,但其實他們皇室的實力並沒有太多的損失,死的都是其他人。

目前,他們雖然沒得到第三本天書的內容,但透過其中兩本也能推測出大概,因為是時間與地點的不同,為此他們派出大量的密探盯著唐皇的行動。想以唐皇的行動為路標。

幾乎是同時,為了牽制各國國內的軍隊勢力,防止祭天的時候會有大軍護駕,鼎漢與長秦同時派大軍壓境,他們不是為了攻城,而是為了吸引其他兩國的兵力。

邊境上的兵力越多,能保護大典的兵力就越少,也越方便他們行動。

所以儘管其他兩國的皇帝知道這是計,但卻不得不同樣派出大軍防守。因為他們不敢賭對方真的不會在。

於是,沉寂了數百年的神州瞬間風雨飄搖,四國同時陳列大軍於邊境,幾乎壓榨了國內能動用的所有兵力。對一些不知道其中內幕的百姓而言,國家做出這樣的舉動,那就意味著要打仗了。許多人都不禁推測,這個天下快要亂了。

在這場巨大的風波中,十道中人除了玄之玄、忘今焉以及慕容復之外,並沒有其他人現身。而雪千夜本人,卻被調去了長秦前線作為領軍主帥。而身邊有五位將軍隨時看守行動。

雪千夜這次得到的皇帝的親自任命,讓主動長秦。

嗯,沒聽錯,是主動進攻。利用戰火為大典打掩護,而皇帝之所以選擇雪千夜有自己的理由。

其一、利用這個名義讓雪千夜在一邊待著,參與到這最核心的事情上。其二、主動挑起戰火吸引火力。其三、雪千夜雖然沒參過軍,但個性方面沒出過大錯,所以就算打不過,也不會主動去送。

所以,這一步棋看似是在進攻,其實是為了防守。皇帝不指望雪千夜真的能打敗對面長秦的大軍,只需要他呆在這裡吸引火力。

對於這一點,雪千夜本人自然也心知肚明。所以為了讓皇帝放心,自己很樂於接受這這次的安排。

至於揮軍西進……,雖然自己本人很想試試,但身邊的副將、參軍、長史、前鋒甚至是主簿都反對。也就是說,自己現在又是一個空頭銜,基本沒怎麼改善。

不過嘛,反正都是喝茶,哪裡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