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秀恩愛,死的快。”

“古語有云,愛而不藏,自取其忘。”

“再比如:我就靜靜看著你裝逼。”

“有詩云,常將冷眼看螃蟹,看爾橫行到幾時。這句是明朝時的民歌,《京師人為嚴嵩語》。”

“還有:可愛即正義。”

“為古語則是:傾城豔色,利建明德。”

“再如,備胎。”

“古有:章臺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語自瞿佑,《翠翠傳》”

……

張銘一口氣舉了十幾個例子,學生們的興趣都被充分調動起來了,紛紛埋頭做筆記。

他講到每一句,都會把背後的故事,之間的淵源和典故,都大概說一下,娓娓道來,深入淺出。

曾書書漸漸聽得入神。

寶藏老師啊。

這也太歡樂,且迷人了。

這……就是北大嗎?

曾書書沒有去過別的學校,也不知道別的學校的老師,或者別的科目的老師,是否有這樣的功力。

但,張銘的課堂,和自己之前接觸過的任何課堂,都完全不一樣。

一時間,莫名的,曾書書有些感動。

也有些嚮往。

彷彿,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好奇心”、“求知慾”,這才是學習的初心。

而並不是成績、或者考試之類的東西。

……

一句句講吓來。

時間轉眼即逝。

一個半小時的課,馬上要結束。

最後,張銘飆起大招。

“同學們,今天是我的《漢語文學鑑賞公開課》第一課,很高興這麼多人來聽,最後,我給大家表演個絕活兒。”

“文人,向來是牙尖嘴利的行家,輸人不輸陣,輸陣不輸嘴。”

“下面有一些場景……”

比如,你被人騙了的時候,可以說:“君子可欺之以方。”

運動比賽輸了,可以說:“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約架慫了,可以說:“吾寧鬥智不鬥力。”

吵架吵不過了,可以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