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我給你帶了早餐(第1/3頁)
章節報錯
聊了半個小時。
期間主要是和蘇櫻櫻聊,之後楚伊人也回覆訊息,說在酒店和她父親聊天,也聊了幾句,看到爬蟲程式執行完畢,曾書書當即結束聊天。
這只是點綴,是調劑。
我是個木的感情的程式設計師。
曾書書自我笑著吐槽。
看著爬出來的Excel表格,當即開始詳細分析。
下載量十億以上的,基本上可稱之為國民級APP,微信,支付寶,抖音,QQ之類,數量很少,十二款,都是業界知名的巨頭公司出品。
下載量以億為單位的,共三十五款,每個細分領域的頭部選手,小說,音樂,影片,短影片,社交,直播,購物……等等。
下載量千萬量級的,則大都立足於更細分領域,可實現某一領域的具體功能,痛點清晰精準,解決模式優異。
下載量百萬量級的,主要則是勝在創意,在市場空白中尋找機會,在某一方面有突出亮點,但也有固有弊病。
除了excel表格外,曾書書還做個型別圖。
將各種型別的APP,來了一個詳細的區分,以型別、下載量、佔比三個維度為主。
兩個表格看完,心裡頓時有了數。
從機率上來說,工具類,和小遊戲類,是最容易獲得初始流量,達到百萬量級的。
不過這倆,被蘇博文給禁止了。
小打小鬧,沒前途,基本沒有後續的發展潛力。
除非是類似於相機、鬧鐘、日曆、鈴聲、桌布,這類強剛需產品,但即便如此,也缺乏後續變現的渠道,靠廣告賺點苦巴巴的錢。
至於遊戲類,更難。
小型體量的遊戲,很容易失去可玩性,稍大一點體量,憑藉自己一個人,打死都完不成。
更何況,推廣更是地獄模式。
想著這些……
曾書書感覺腦海逐漸清晰起來,對於全盤有了清晰的把握。
雖然這樣的分析,在專業人士看來,或許顯得簡陋,但曾書書相信,這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簡陋,無非只是因為客觀條件不足。
如果有更詳細的資料,自己還想做其它資料: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流量爆發節點,下載量增長圖,平均付費人數和比例,付費節點、付費模式……
但這些資料爬起來難度都很大,而且對於很多公司而言是機密。
……
研究了一會兒,在紙上寫了些零零散散的思路,看下時間,已經是十一點了,曾書書再次洗了把臉,躺在床上,準備睡覺。
這個“任務”的時限是一年,不著急。
曾書書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來“立項”,確定合適的路徑。
思考很重要。
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