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迎新(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城牆的建設完成以後,外圍就會多出一個巨大的“院子”,需要大量的人手完善它。
他的打算是,院子裡要分成幾個區域,首先就是耕地,隨著人口的增長,基地裡需要更多的食物來源,農作物是首當其衝的,而且還要儘量多的去開墾荒地,畢竟人口在接下來的招募倖存者中應該還會迎來一個新的爆發。
還要建立更多的民居,現在的基地裡已經人滿為患了,目前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將基地裡的設施遷到外面,像是畜棚,溫室,還有車庫等等,然後將原本的這些地方利用起來建立更多的宿舍,用來容納更多的倖存者。
另外一個就是基地裡面暫時不動,直接在外面建立宿舍,將新來的倖存者安置在外面。
但是陸嘉逸深思熟慮以後覺得這樣不好,首先就是牲畜容易感染一些病症,有些甚至對人都是有威脅的,所以動物外遷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而且人們是有想法的,在城牆內養牲畜,卻不讓他們住進來,時間久了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想法,甚至加速基地裡的階級鬥爭。
還有持續發展的事情,這方面就要考慮到一些比較遠景的東西了,就拿能源來舉例,眾所周知,汽油雖然儲存時間比實際要長,但是總有變質的一天,到時候基地裡的能源就會受到影響。
其他的還好,最主要的是實驗室,這裡是絕對不可以斷電的。
武器彈藥方面,很明顯CRM還有聯邦都已經擁有了製造彈藥的能力,而自己接下來必須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已經有了精於製造的人才,缺少的只是製造的器械,這件事情也必須儘快提上日程。
還有一些基礎設施,比如更多的水井,更多的農用設施,他們擁有大量的牲畜,這些動物必須要儘快利用起來,不能光是用來吃,短距離的路程完全可以騎馬前往,耕地也可以使用耕牛,圍牆建好以後也可以將雞鴨放出來。
反正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造屬於理想鎮自己的生態系統,用時間慢慢將這裡打造成這樣一個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末日小鎮,只有將基礎打牢,才能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
想要打造這樣的生態系統,那就免不了要解決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基地裡的迴圈系統。
小方面例如人和牲畜的排洩物,生活垃圾,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病,甚至夏天裡的蚊蟲。
越是這種小細節越是容易出大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那是需要時間的,這涉及到建造很多設施,例如化糞池,垃圾清運,製藥,製造等等。
至於大方面要考慮的就更多了,例如水迴圈,這個水迴圈並非是自然界的水迴圈,而是基地的水迴圈,眾所周知,井水是可以直接引用的,四周的土壤就是最好的過濾器。
但基地目前的用水並非全部都是井水,在基地旁邊有一條小溪,這也是護城河出現的原因,之前一直都是從護城河裡取水的,所以建立一個過濾系統也需要提上日程了,還要在基地裡面建一個水塔,方便日常用水。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也需要完善,這就需要日後慢慢改善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嘛。
最後提到的就是陸嘉逸的一些奇思怪想,其中一條就是關於目前最大資源的利用。
行屍!
沒錯,就是行屍。
原劇中幾乎所有的社群都將行屍視做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但陸嘉逸卻覺得只要利用好,行屍其實是末世中最大的資源。
行屍有三好:勞力,沼氣,堆肥料。
很難想象這些漂亮國人為什麼都不利用這麼重要的資源,還全都棄之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