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上帝,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描述這部影片,它給我造成的恐怖感,恐怕我今晚要失眠了”

“那麼一到十分,兩位覺得應該給影片打幾分?”

“當然是十分,原來恐怖片還可以這麼拍”

調查人員送上問卷和筆,彼得和他的朋友寫完遞給調查員。兩人邊走還在邊討論。

“彼得,你說為什麼男主沒有被電飛呢?女主真漂亮,她叫什麼名字來著?”

“艾倫,你沒發現是導演有意這麼安排的麼?他用來接電線的是他的身體,不是他的靈魂。只有他的身體徹底毀滅了,他才能變成新的鬼怪”

布拉德心裡一動,把這段話記錄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他知道,一部影片要是讓觀眾形成討論潮,那這部影片想不大賣都難。

哈維.韋恩斯坦像往常一樣來到公司。助理端來了咖啡,韋恩斯坦喝了一口放下。

“昨晚的影片資料出來了麼?”

助理翻開資料夾看了一眼。

“剛剛傳真過來,市場部正在統計,一會鮑勃會親自過來和你說”

助理說完見韋恩斯坦沒說話走出去。

韋恩斯坦正在看手裡的檔案,鮑勃韋恩斯坦推門進來。

“哈維,昨晚的資料統計出來了,沒想到這個少年還真給了我們驚喜”

鮑勃坐下後,拿出檔案開啟。

“昨晚我們在帝王院線的二十五個影廳放映午夜場,調查人員一共發出去1068張問卷,收回985張,其中A+739張,A157,B只有89張,B以下一張沒有”

韋恩斯坦做了個請繼續的手勢。

鮑勃接著拿出另一份檔案說道。

“院線聯盟的資料也出了了,昨晚二十五個影廳一共賣出1687張票,收入8435美元,上座率69.7%,此外我們僱傭的觀察員反饋回來的資訊,說影片觀眾的口碑反響很好,有形成討論潮的趨勢”

韋恩斯坦聽完鮑勃的資料也顯得很有興致。他知道對於一部R級的恐怖片,又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導演,這個資料已經相當亮眼了。絕對有成為大賣影片的潛質。

雖然這部影片的投資,米拉麥克斯肯定要算作八百五十萬。但這是刨除了導演分紅,演員片酬等一系列支出的投資。影片產生的所有收益都是米拉麥克斯的,這樣對比下來,八百萬的投資就不算什麼了。

“我這就給帝王院線打電話,讓他們加大對影片的拍片,同時期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有什麼?”

“有一部,驚心動魄,也是個新人導演的影片,對我們威脅很小”

“鮑勃,想辦法制造些話題,炒作起來”

這是好萊塢的常態。一部影片上映前後,總會有許多花邊新聞滿天飛,有關於演員的,有關於導演的,其實大部分來源於發行方的炒作,其目的就是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影片。

當然還有競爭對手的爆料。一部影片從拍攝到上映,其實就是一場小型的戰爭,搏殺的慘烈程度有時候超乎想象。

銀幕就那麼多,你多上映一塊我就少一塊,打擊競爭對手就成了勢在必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