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籌備新片(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我聽一個人說,這是他童年的噩夢,我覺得挺有意思,就把它寫出來了”
據說這是電鋸驚魂導演溫子仁的童年噩夢。吉恩在心裡想:也許現在溫子仁正在做這個夢。艾米麗接過伊莎的話題。
“這會不會太過於血腥了?影片的分級不好申請吧!”
這確實是問題,原影片開始就被定成了PC-17級,溫子仁修改了結尾後才算涉險過關。影片在上映了六部之後,在分級上依然有爭議。
“艾米,你不要只看影片的殺人過程,其實我想透過影片告訴觀眾,怎在絕望中活下去,遇到絕境怎麼樣保護自己”
艾米不是觀眾,她知道劇本和成片還是有區別的,導演在拍攝時也會做適當的調整,後期剪輯也會捨棄一些鏡頭。
劇本只是一部影片的基礎,拍出的影片,不一定是劇本上寫的全部。吉恩既然想到了分級問題,也會做調整的。艾米放下劇本,換了個舒服的坐姿。
“什麼時候開始拍攝?你招齊人手了麼?”
“還沒有,我正在招聘,現在只確定了你和伊莎,還有剪輯師約翰遜”
吉恩說完看了看手腕上的表。
“已經中午了,要不我們找個餐廳,邊吃邊說吧”
雙胞胎想了想,自己兩人中午也沒什麼事,答應了下來。經過第一部影片的接觸,姐倆也有一些瞭解吉恩了。知道他就是單純的請吃飯。這個外表有些淡漠的男孩,別人其實很難真正走進他的心扉。
影片正式開始進入籌備階段,吉恩也開始全身心的投入。生活瑣事全部扔給了助理凱特琳。
凱特琳又當私人助理,又當電影助理,忙的比吉恩還累,招聘編劇,整理辦公室,有時候還要替吉恩面試來應聘的工作人員。
吉恩在好萊塢的派拉蒙片場租了拍攝場地,進行拍攝。這部電影吉恩前世和他的同事解析過,大家也討論過,但是影片拍攝上映都是在新千年後,其中好些場景都需要改編。
電影有著深刻的時代印記,並不是說以後的經典電影,現在拿出來觀眾一定能接受。在說影片裡手機,手持DV這些東西,就算吉恩想拍現在也沒有,這不是科幻片可以無限腦洞。
時間進入了1989年的十一月了,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到了。吉恩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
其實這部影片拍攝難度不大,手法也算不上新穎。前世溫子仁連拍攝帶後期也不過一個月就完成了。
難就難在要改編許多場景,使影片的邏輯大致通順,另外他沒有一個相對成熟的團隊。
雖然這次影片的預算比較充裕,但是人手不富裕啊,吉恩還要為以後著想,不能每部影片都要現招聘工作人員吧。
所以吉恩寧可拍攝進度慢點,準備的充分些,也要搭建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找幾個和自己的電影理念相近的,有一定的拍攝經驗的人手。
伊莎和艾米在佈置片場佈景,吉恩雙手抱胸在一邊看著。認真工作的女人別有一翻風味。這次不在像上部影片那樣,姐倆什麼工作都要一把抓。
吉恩為她們兩人招聘了手下,燈光師,造型師,佈景都有配備。雙胞胎姐妹的薪酬也不可能在像第一部影片那樣了。
姐倆的經紀人人也不會答應,在這個圈子裡無論你段位多高,都不可能為所欲為,身邊有一大群利益共同體,對你有利益訴求的。
這次吉恩不必在自己提著攝影機拍攝了,艾米麗的父親為吉恩推介了一個攝影師,大衛·塔特薩爾。艾米麗轉述她父親的原話:大為是一個有思想的攝影師,未來好萊塢商業電影領域必有大衛一席之地。
吉恩在辦公室見到了這位來自英國的年輕攝影師,對於艾米麗父親的話吉恩不置可否。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中不斷成長的,後來的出色,只能說明你把握住了機會。
現在的大衛·塔特薩爾。還不是以後以後的他,沒有拍攝過空中監獄,也沒有在星球大戰中抗起攝像機。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新人攝影師。
吉恩和他談了一些對電影的看法,發現大衛對商業電影,對快節奏的有衝擊力的電影確實有獨到的見解,為人也算謙和,沒有那種恃才傲物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