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三人一臺好戲(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天詩舍裡非常熱鬧。
除了很多讀書人都想借這個機會揚名之外,還因為組織這次聚會的,正是姚閣老的孫子。
姚閣老的長子育有太子妃一個嫡女,兩個庶子,次子則是有一子一女。
女兒已經嫁人,不在京中,這個兒子雖然說是出自二房,但也是嫡孫,比他的兩位庶兄身份要高得多。
他自小也聰慧,是塊讀書的材料,要說在這一輩中姚閣老最疼的是誰,除了太子妃之外,就要屬這位姚三少爺。
姚司棋。
他在明鹿書院讀書,名聲不小,誰都知道,他是最有可能在來年春闈中高中的人。
他自己也自負才氣,平時心高氣傲,最聽不得的話,就是別人比他有才學。
這一次,南昭雪的兩首寫梅花的詩,直接引爆京城讀書人的圈子,傳到明鹿書院時,更是讓幾位院士都讚不絕口。
姚司棋心中不服,但一見到詩稿,還是著實驚訝了一下。
他平時讀書不錯,姚閣老疼他是真,對他要求嚴格也是真,是把他當作接班人來栽培。
偏偏就是在詩詞這方面,他略微有些短板。
畢竟,朝堂上,權謀爭鬥中,詩詞的作用還是不大。
文官尚且如此想,何況其它人,因此,本朝的詩詞也有些衰落,尤其是近十幾年,已經難得幾首好詩詞出現了。
這也是這次南昭雪的詩,引發這麼大轟動的原因之一。
姚司棋仔細讀了那兩首詩,默默記於心,回到房中,冥思苦想,想了整整一夜,都沒有想出比這兩首更好的來。
他不甘又忿恨,心裡窩了一肚子火氣。
回到府裡,悶悶不樂,正好姚閣老叫他去書房。
祖孫倆提到此事,姚閣老一番話讓他又豁然開朗,眉開眼笑。
幾日籌備,才有了今天的詩會。
之前就造勢,所以這次詩會影響很大,許多文人都知道,連一些書局的人都來了。
南昭雪和封天極坐在窗邊,一邊吃小湯包,一邊看著下面的來客。
有幾個文人雅士,也不嫌冷,這個時節手裡還拿著扇子,雖沒有開扇,但手指時不時順順扇尾的流蘇。
南昭雪無聲笑笑,這些酸文人,真是有意思。
此時恰巧門前來了輛馬車,車上的人一下來,南昭雪微微撫額。
先下來的,正是時遷,他穿著錦袍,手裡就握著一把扇子。
一下車,就把扇子別在腰後,掀開車簾,扶著一個書童跳下馬車。
書童穿著藍色袍子,戴著兔毛圍脖,毛茸茸映著白生生的小臉,大眼睛骨碌碌轉,透著伶俐。
卓三小姐,卓江玲。
最後出來的是位貴公子,穿錦袍,披著大氅,手裡還拿著個小手爐,一下車就把他的小手爐遞給小書童“保管”。
蔣二公子,蔣錦皓。
南昭雪差點氣笑,這三位湊在一起,還能有好事兒?
她看一眼封天極,封天極立即說:“不是我,是他們自己非要來的,都說要為你出一份力。”
南昭雪:我可謝謝他們了。
“這家詩舍,是什麼人開的?”
封天極給她盛了小碗湯:“這家詩舍有不少年的歷史,到現在的舍主這裡,已經是第三代,在京城也算有些盛名,後來又兼入一旁的一家鋪面做書屋,一邊賣書,筆墨紙硯,一邊做詩舍。”
封天極說著一指:“你瞧,那個月亮門,就是原來的中間牆打通,方便兩邊來往,不過,今日的書屋鋪面是關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