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裡,太子妃等人聽到元和帝的怒吼和其他人的哭泣,以為景太后殯天了,一個個露出哀泣之色。

只是沒有得到確切的訊息,誰也不敢往外傳信或是跪下來哭喪。她們看著緊閉的寢宮,暗暗懊惱沒有得到進去見景太后最後一面的機會。

寢宮內的情況,卻與她們猜測的大不一樣。

“你說什麼?”元和帝死死地盯著跪在地上的太醫院院正,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腿腳,狠狠地踹過去:“你說母后僅僅是睡著了,並無性命之憂?”

院正冷汗直冒,戰戰兢兢的說道:“回聖上的話,依太后娘娘的脈象來看,確實如此。”

元和帝一聽,冷冷的說道:“那麼之前又是誰告訴朕,母后五臟衰弱,迴天無力的?”

院正暗暗叫苦,難以回答:“這、這,微臣不知,求聖上恕罪!”

別說他不知道,跪了一地的太醫們也是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

明明片刻之前,他們所有人診斷出太后娘娘五臟衰弱,藥石無醫,誰能想到短短片刻的工夫,太后娘娘的脈象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恰當,太后娘娘年事已高,五臟六腑確實衰弱了許多,脈象不可能比康健的年輕人好,但是脈搏變得舒張有力,已經脫離危險是事實。

他們也解釋不出為何會這樣,也不願當出頭鳥多說什麼,害怕多說多錯反而讓聖上懷疑他們醫術不精,以貽誤太后娘娘的病情治他們重罪。

元和帝如何不知道他們的想法,龍顏大怒:“一群脈都摸不準的廢物,朕要你們何用!”

太醫們惶惶然,紛紛伏地求饒:“聖上恕罪,聖上恕罪!”

聽著他們砰砰響的磕頭聲,心裡發虛的秦笑笑看不下去了,上前跪在了元和帝面前:“聖上,諸位太醫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才進的太醫院,若是一人誤診便罷了,不可能整個太醫院誤診。太后娘娘的脈象之所以好轉,定是聖上的一番孝心感動了上蒼,並非太醫們醫術不精。”

這馬屁拍的比太醫們的磕頭聲還要響,此時此刻卻無人覺得她在溜鬚拍馬,尤其是還跪在地上的太醫們,個個對她感激涕零,恨不得給她砰砰磕幾個響頭。

景珩摸不清元和帝的意思,於是上前幫秦笑笑說話:“皇舅舅,笑笑所言不無道理,否則難以解釋外祖母為何轉危為安。”

護國公主也勸道:“此事確實怪不到太醫頭上,若是皇兄一定要找出個究竟,不如等母后醒來了,聽聽母后怎麼說。”

元和帝沒有搭理妹妹和外甥,似笑非笑的看著秦笑笑,眼裡的銳利不減:“你真這麼認為的?”

濃重的壓迫感迎面而來,秦笑笑心裡一突,鎮定道:“事實如此,並非臣婦一人之見。”

太醫們福至心靈,馬屁拍的比秦笑笑還歡:“聖上孝感動天,乃太后娘娘之福,天下黎民之福,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有人不喜歡聽自己想聽的話,哪怕對景太后轉危為安一事有所疑惑,元和帝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更容易接受是他的孝心感化了上蒼,或是他多年來為江山社稷殫精竭慮積攢的福報落在了景太后身上。

總之景太后轉危為安是天大的喜事,宣揚開來黎民百姓會覺得他是聖明之君,於江山有益。

元和帝目光沉沉的看著秦笑笑,對她有了新的估量。僅有才貌的尋常女子,可弄不出海貿策,也不敢在他龍顏大怒時進言。

秦笑笑硬著頭皮由著他打量,心裡惴惴難安,怕被他察覺出端倪。

景太后轉危為安,連她自己也不敢確定這跟她有沒有關係。在這之前,她沒有機會為哪個將死之人祈禱,祈禱他們能夠活下來。

就在她胡思亂想之際,頭頂上終於傳來元和帝的聲音:“都起來吧!”

“多謝聖上!”

秦笑笑長長地鬆了口氣,和太醫們謝恩後,在景珩的攙扶下,面無異色的站起來。

這時,景珩悄悄握了握她的手,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

發涼的手被暖暖的包裹著,秦笑笑心下一定,朝他俏皮的眨了下眼,表示自己沒事。